《佛教大辞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术界推出的第一部大型佛教工具书。注重全面反映学术研究新成果以弥补同类辞书的不足,强调释义内容创新以突出自身的个性特征,是这部辞典的两个显著特点。
有针对性地弥补了以往同类辞书的不足
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的《佛学大辞典》,是一部具有原创性的大型精品辞书,在学术界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这部辞书在选目上侧重于传统意义的“佛学”,涉及范围比较狭窄;在辞条释义上往往是“以经解经”,缺少解决资料出处之外的研究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我国辞书出版界呈现空前繁荣局面相适应,也出现了若干种综合性或分类性的佛教辞典。由于这些辞典都是中小型的,所以它们能够包含的内容以及能够依凭的研究基础,都不能完全与《佛学大辞典》相提并论。尽管《佛学大辞典》仍然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和借鉴作用,尽管各种中小型辞典各有特色,其中不乏上乘之作,但它们在满足今天广大专业和非专业读者多种使用需要方面,在全面体现我国佛教学术研究新进展方面,已经出现明显不足。
《佛教大辞典》则有针对性地弥补了这两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它所收罗辞目的范围,涉及到古今中外世界佛教的各个方面。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研究工作有所深入的领域,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佛教、我国佛教的一些宗派和教理、东南亚佛教、欧美佛教等,都加强了辞条的收集,从而使这部辞典能够尽量多吸收新成果,全面体现佛教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其次,对于所有类别的辞条,即使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概念、范畴和命题,都避免只使用古代典籍中的原文作解释,而是尽量使用准确、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诠释,把专业术语在理解辞条释义上的阻碍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尽管参与撰写的学者人数众多,但整部大辞典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注重释义内容的创新
依据撰写者的研究领域稆特长分配辞目,是《佛教大辞典》参与者的分工原则。撰稿者所具有的学问功底和研究能力,为确保辞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佛教大辞典》对研究工作的重视,最终体现在辞条释义内容的创新上。
以中国佛教部分为例,可以看到,相关辞条是在研究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写成。在较重要的辞条释义中,适当引用原典文字和恰当举例,以避免解说内容粗疏空泛,缺乏知识性。所引用的原文是在充分辨析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力求少而精,真正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举的例证经过周密考证,务必有代表性,切实起到解决资料来源的作用。重要辞目的释义内容,把吸收已有研究成果,追踪最新学术发展动态,以及反映撰写者个人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心得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大辞典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由于工具书不能只述一家之言,所以对于学术界存在的某些有影响的不同观点,或者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根据需要在相关辞目中适当处理。
对于一些重要教理、宗派、经典、人物、事件,等等,《佛教大辞典》往往使用近千字乃至数千字的篇幅,进行全面诠释和论证。比如,对某些重要佛教概念的释义,并不是以一部或一类经典为依据,而是揭示这个概念在整体佛学体系中的发展演化全过程。这样就使佛教大辞典既可以适应非专业读者全面了解的需要,也为专业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诸如此类的长辞条,是展现本辞典内容创新的重要窗口之一。
如果一部辞书的编撰者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辞目的收罗和释义内容的创新上,而不是集中在对以往精品辞书的借鉴上,甚至集中在对已有的同类成果的巧妙编排上,它就一定会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佛教大辞典》就是这样的一部好辞书。它的编撰和出版,标志着我国宗教辞书出版方面又树起了一块里程碑。
(文章转自中华读书报2003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