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宗教人类学讲座”第20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主讲:“梵僧传教与社会记忆——南诏大理国梵僧研究”。
讲座伊始,张泽洪教授提到李家瑞发表的《南诏以来来云南的天竺僧人》一文,该文从文献、图像、传说等方面入手讨论了南诏以来梵僧在云南的活动。在主讲人看来,南诏大理国时期梵僧的传教活动,直接促成了具有族群与地域特色的阿吒力教的形成,菩提巴坡、室利达多、赞陀崛多、菩立陁诃等一众梵僧活跃于南诏大理国政治舞台,对云南地域社会政治文化有着深刻影响。在接下来的讲座中,主讲人从南诏大理国观音显化故事中的梵僧,云南地方志及石刻资料所见的梵僧,以及南诏大理国梵僧传教的社会记忆等三个方面展开讲述。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观音显化故事,凸显了南诏立国传说中梵僧授记的作用。此一故事大致在南诏时期已流开来,最早的文本是撰写于中兴二年(899)的《南诏图传·文字卷》。《南诏图传》依据的文献是《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及《张氏国史》等,其编写的缘由是南诏第十三世国主舜化真下“敕书”,命查找佛教传播南诏的“圣源”,由王奉宗、张顺等编成,其保存了阿吒力梵僧传教的真实历史。此后记载于云南地方志乘中的各种版本,则显示出时代愈后而描述愈详的特点。
从观音显圣神话的流传区域来看,其范围正是南诏大理国的核心地区。所谓南止蒙舍,指蒙舍川,即今巍山,是六诏之蒙舍诏所在。北止施浪,即六诏之施浪诏,地在今洱源县江尾乡青索。东止鸡足,即宾川县的鸡足山。西止云龙,指南诏时的云龙甸,在今云龙县西南澜沧江西岸旧州镇。南诏社会流传的天竺梵僧点化细奴逻的神话,与中原地区神道设教的传说模式大致相同,当时进入南诏的梵僧多自称观音化身,梵僧菩立陁诃就自称阿嵯耶观音。“阿嵯耶”在梵语中意为“圣”,阿嵯耶观音纤细修长挺直的身躯,高耸精美的头饰、发辫及服饰,都与唐宋中原地区观音造型不同。总的来说,南诏大理国时期各种观音显化故事,客观反映了梵僧传教南诏社会的影响。
在地方志及石刻资料中所见的梵僧方面,主讲人依据明天启《滇志》、明万历《云南通志》、清康熙《大理府志》、清乾隆《云南通志》等文献所载,谈到南诏大理国核心地区的大理是梵僧活动频繁之地,留下有名姓的梵僧也较多。而且一些梵僧游走于南诏宫廷传教,得南诏国主信任被敕封为国师。例如活动于神武王阁罗凤时期的“南诏七师”,七人皆由天竺至南诏传播阿吒力教,先后成为南诏政权的七位灌顶国师,实质上获得了南诏国主赋予的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
在张泽洪教授看来,社会记忆、集体记忆等人类学的重要概念,对于南诏大理国梵僧传教具有一定的阐释力。云南地方史志中有关梵僧建寺、修炼的传说,本质上是南诏梵僧传教的历史回忆,这些或详或略的记载有助于我们认识梵僧活动的真实历史。他特别关注了民间对一些知名梵僧的记述,指出云南府城大灵庙供奉的大灵土主天神摩诃迦罗圣像,将阿吒力教天神尊奉为土主,此为阿吒力教传播南诏社会后与地域族群民间信仰相结合的典型例证。
由于南诏大理国时期梵僧传教的成功,其核心地区已有佛教妙香国之美称,而且其影响范围既包括处于社会上层的国主,也包括普通大众。经过云南地方文献的叙事记录,梵僧传教南诏社会的历史已深入人心,以致元明清云南地方文士接受并传递此社会记忆,经过文士们精心的历史重构和撰写,这些叙事实际上成为记录南诏梵僧活动的集体无意识。
最后,主讲人比较了南诏大理国与中原地区在梵僧传教方面的异同。在他看来,前者的活动直接影响南诏大理国的政治,并对云南地域社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而南诏大理国梵僧阿吒力的种种神异事迹,折射反映梵僧的社会影响与民间的集体记忆,来自天竺的梵僧沿南方丝绸之路传教,促成了密宗色彩的阿吒力教的流行,书写了西南边疆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
评论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认为,讲座选题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云南地区而言的,对其他地区的佛教研究亦有启发意义。他谈到佛教研究中的共性问题,虽然在佛教传到中国后,梵僧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有着力度、范围和领域上的不同,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到梵僧在来源上的多样性,即来自不同地域的梵僧在地位层级、显化化身等方面各有不同,由此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云南地区在唐宋时期观音信仰的兴盛与汉地佛教的关系,以及不同的佛教崇拜信仰对象在不同时代、地区和人群中的相异作用。此外,魏道儒研究员指出,主讲人在文献资料的积累和梳理方面建树颇高,突破了原有梵僧研究在资料运用上的限制,通过多种类型的文献史料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历史图景,这也对阐明佛教在中国社会如何扎根的问题颇有裨益。
在提问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夏德美、李志鸿、周广荣、陈粟裕等研究者,就南诏阿吒力教与白族本主崇拜的关系、观音崇拜及形象在不同地域的异同等议题与主讲人展开讨论。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研究员在总结中谈到,张泽洪教授充分、灵活地运用历史文献、摩崖石刻、民间传说等材料,以历史人类学视角对南诏观音显化故事的传播做了立体化的阐述。我们应该注重在研究中综合使用多种类型的史料,并关注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所反映的观察视角、社会记忆等方面的相异。
张泽洪,先后获武汉大学历史学硕士、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常务副主编。2002年度、2014年度两次遴选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道教、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学术著作有《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道教斋醮符咒仪式》、《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道教礼仪学》等20种,专著及撰稿著述共计368万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12篇,其中CSSCI核心刊物136篇,在宗教学、民族学、哲学权威刊物《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哲学与文化》发表13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民族研究》、《文化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转载14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2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3篇。在国际刊物《东亚人文学》发表3篇论文,在台湾国际汉学著名刊物《汉学研究》发表1篇论文。参加主研的《中国道教思想史》,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壹等奖,获教育部第6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并先后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九次、十一次、十三次、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2001年以来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100余次,并赴日本、德国、法国、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2项。在宗教学、民族学研究领域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
“宗教人类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重点扶持的院级“交叉学科”,系由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和陈进国博士共同主持,共举办了五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和“宗教人类学工作坊”,学术辑刊《宗教人类学》(已出七辑)已纳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核心期刊。“宗教人类学名家讲座”不定期在京举办,系列演讲集将会结集出版。现受邀之讲座者有:Robert P.Weller(魏乐博)、王铭铭、罗红光、渠敬东、Hirochika NAKAMAKI(中牧弘允)、张珣、梁永佳、David A.Palmer(宗树人)、范丽珠、王建新、Roberto Malighetti(马力罗)、黄剑波、张小军、庄孔韶、李天纲、Kristofer M.Schipper(施舟人)、吴重庆、赵丙祥、Barend J.ter Haar(田海)等学者。(文/王超文)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