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叶涛:冲绳石敢当考察记   2021年4月20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琉球群岛像一串撒落在东中国海上的珍珠,明清时期,就已经成为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重要中转站,繁荣富庶,享有着“万国津梁”的美誉。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出使琉球,至清代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500余年间,通过“册封”与“朝贡”,琉球历代国王和明清两代王朝建立了极其密切的商贸与外交关系,中华文明也对琉球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石敢当(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就是在琉球流传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民俗文化事象之一。

 

笔者于2006年撰写《泰山石敢当》一书时,在当时所能够搜集到的资料中,只有一块“泰山石敢当”上面镌刻有年号(雍正十一年,1733年),这块极其珍贵的泰山石敢当就树立在今天属于冲绳管辖的久米岛上。时隔10年,2016年7月,我们一行数人终于踏上了琉球群岛的土地,开始了“寻访泰山石敢当万里行”的日本之旅,本文就是对这次考察活动的简要记述。

 

一、冲绳的“泰山石敢当”

 

由于上面提到的刻有年号的泰山石敢当的缘故,久米是我们冲绳考察的重点。久米位于冲绳岛西侧约100公里处,岛屿面积59.11平方公里,岛上人口约一万人,是冲绳县内第五大岛。岛上发现最古老的遗迹是1.5—1.6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遗迹,十四世纪中叶,久米岛为琉球国第一尚氏所征服。琉球亡国后1900年前后,岛上划分为具志川村和仲里村。2002年,岛上的两个村子合并为久米岛町。

 

在明清两代中琉交往的历史中,久米岛被称作“姑米山”,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标志,在册封使的诸多记述中经常被提及,因为见到姑米山,就表示到了琉球的地界了。2016年7月21日,我们从冲绳的首府那霸乘坐飞机20分钟左右,终于抵达了久米岛,亲眼见到了雍正十一年(1733年)树立的泰山石敢当。

 

这块泰山石敢当位于具志川村的村口,十字路口处。村民对石碑做了保护,沿路崖修有台阶,人们可登上去近处观看。石碑地面铺有碎砾石,周边用天然石块围成一圈。石碑风化得非常严重,碑的表面斑驳陆离,字迹雕刻的比较浅,表面已经不敢触碰。我们原来还存有拓制的想法,看到碑面风化的严重程度,只好打消了拓制的念头。碑面上的“泰山石敢当”五个字尚可辨认,唯有“当”字已经不甚清晰。碑的右上角“雍正十一年”的年号,只有“正十”二字尚可看清(图1)。在当地文化研究机构树立的说明牌上面,对该碑的内容及其形制做了完整的介绍:该碑树立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是起源于中国的信仰习俗,具有除灾招福的作用。平成6年(1994年),被具志川村指定为有形民俗文化财(图2)。

 

 

图1具志川村泰山石敢当

 

 

图2具志川村泰山石敢当的说明牌

 

面对这块梦寐以求达十年之久的碑刻,我和来自泰山脚下的泰山石敢当研究院房庆安院长拿着相机一阵“扫射”:对着碑体、字体前后左右、整体局部轮番拍摄,还把立碑的周边环境也从各个角度拍个不停,令研究日本古代史的刘晓峰教授纳闷不已。

 

考察到的石敢当充满神奇色彩。在我们即将结束冲绳本岛考察的时候,陪同我们考察的冲绳海洋文化资料馆的前田先生指挥着我们乘坐的车辆一路穿街走巷,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最后,在一处下坡的路口处、一家停靠着车辆的门前,终于找到了要寻找的宝贝——一块字迹已经斑驳难辨的泰山石敢当。这块泰山石敢当树立的位置,处于丁字路口,同时还是下坡的起始处,丁字路正冲着停车的人家,因此这块泰山石敢当应该就是这户人家所立。按照当地文化研究机构为这块泰山石敢当制作的说明牌中的说法,这块泰山石敢当的“泰”字是被刻意凿残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当时的国王——尚泰王的名讳。尚泰王(1843—1901)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的第19代君王,琉球国的亡国之君。避讳是中国古代帝王时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与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漫长的帝制时代,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凡遇到这类现象,可以采用其他变通的方式,如换用其他文字等。令人兴奋的是,避讳这种中国文化、汉字文化特有的现象,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曾经长期使用汉字的琉球王国同样得到了传承,这块被凿残的泰山石敢当就是最好的证明。

 

资料显示,在冲绳本岛的北部还有泰山石敢当,但我们限于时间,没有能够去找寻,但上述两块泰山石敢当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已经足够我们咀嚼回味的了。

 

二、冲绳的“石敢当”

 

五个字的“泰山石敢当”在冲绳需要特别去寻找,但是,三个字的“石敢当”在冲绳则是随处可见,据说,冲绳所辖岛屿上树立的石敢当不下一万余处,由此可以想见其普及程度之广。首里城是位于琉球岛南部首里市以东的一座琉球式城堡,自15世纪至19世纪曾经是琉球国的都城所在地和王宫,首里城是琉球王国的政治和权力的中心,我们的考察自然不能忽视首里城及其周边地区。首里市金城町的石板路是冲绳最著名的历史街巷。16世纪时,琉球第三代国王尚真以琉球石灰岩的石板修建了一条通往南部的主要街道——“真珠道”,现在的石板路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当时还铺设了不少类似的石板路,后来大多数都被战火焚毁,现在这条大约300米的历史遗迹已经是硕果仅存了。石板路两旁则是绵延不绝的石墙和红瓦民宅,走在其中会感受到浓浓的古都风韵,这条路已被列入日本道路百选之一。

 

在金城町石板路寻访石敢当是很容易的事情,按照风水原理,石板路上几乎是该安置石敢当的地方就会出现石敢当。图3中的这块石敢当,因为就在道路入口处不远的地方,十分显眼,许多冲绳旅游导览中都有它的形象。在一处丁字路口的石墙外端,“石岩当”三个字十分醒目,将“石敢当”的“敢”字写作“岩”字,是石敢当习俗中很常见的现象,这与汉字字体形象的接近和民众的文化程度有关。在短短的不足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我们在石板路主路及其岔道上就发现了十多处石敢当,收获颇丰。识名园是琉球王室规模最大的别墅,建于18世纪末,曾作为王室一族的休憩所和接待外国使节的处所。在识名园正门外的十字路口处,有一座面阔不足二十米、高三层的小楼,三面临街,门前就是红绿灯,按照风水理论属于典型的路冲之处。在一层临街的拐角处,主家安置了一块由大理石雕琢得十分讲究的石敢当,石敢当被安置在底座之上,高约一米,三个深黄色大字十分耀眼(图4)。为了方便与琉球王国的交往,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遣福建船工三十六户赴琉球定居,这些移民被称作“闽人三十六姓”,位于冲绳本岛那霸市的久米村就是“闽人三十六姓”后裔的聚居地。从久米村战后复建的孔子庙,还可以想见当年琉球王国,特别是闽人后裔对于汉文化的推崇。行走在久米村的街巷中,随处可见石敢当的踪影。在“久米二丁目24”门前的十字路口处,四个街角六户人家,家家门口都安置有石敢当,其中带有狮头的石敢当形象狰狞,霸气十足,与我国福建地区流行的石敢当形象十分接近。

 

 

图3金城町石板路入口处的石敢当

 

 

图4识名园门外十字路口的石敢当

 

特别是闽人后裔对于汉文化的推崇。行走在久米村的街巷中,随处可见石敢当的踪影。在“久米二丁目24”门前的十字路口处,四个街角六户人家,家家门口都安置有石敢当,其中带有狮头的石敢当形象狰狞,霸气十足,与我国福建地区流行的石敢当形象十分接近。

 

久米岛的上江洲家是旧具志川城主的后裔,拥有亲云上(Peechin)的官族之位,家族中世代承袭着政府要职。上江洲家的家园是由琉球石灰岩制成的精细石墙和福木围绕而成,主屋、前堂、屏风以及整组家园都保存良好,该座建筑于18世纪中叶建成,至今仍按照当时的样式保存下来,是日本国家级重要文化财。在参观上江洲家时,刘晓峰教授和守护这一建筑的上江洲家的后裔攀谈甚欢。当得知我们是为了考察岛上的泰山石敢当而来时,这家的儿媳妇告诉我们:她家的门口也安置有石敢当。我们一听,自然不会错过考察的机会,便请她带我们去看看。上江洲后裔家的石敢当被安置在房屋侧面的墙角处,红砖材质,在砖上刻字涂墨后又烧制而成,仅有“石敢当”三个字,字迹镂刻清晰。女主人介绍说,这块石敢当是新近才安置上去的,问她为什么要安置,她说她也说不清楚,只是有人告诉他们家应该安置一块石敢当,他们就照做了。

 

三、石敢当海洋信仰

 

在冲绳诸岛,流传着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众多信仰习俗,其中,将海洋生物作为辟邪、镇宅、平安等寓意的象征物,是非常普遍的习俗。这些被赋予信仰意义的海洋生物,多为常见的物品,如海螺、海星、贝壳、珊瑚礁等。

 

伊计岛位于冲绳宇流麻市,是处在冲绳本岛东部的一座海岛,东临太平洋,建有伊计大桥连接相邻的宫城岛,也是冲绳县道10号线的终点,经宫城岛、平安座岛与冲绳本岛相通。之所以规划伊计岛的考察,主要是为了了解石敢当与海岛信仰习俗的结合。伊计岛住户的院墙普遍不高,多数是在一米半左右。我们以伊计岛町真荣喜家为例,该家门口左侧的院墙面临一个丁字路口,其门口左右两侧的门柱上方摆有多个贝壳、海星,在院墙左侧的路冲处,嵌入墙内的是石敢当,石敢当上方的墙头则安置着一尊陶瓷的狮子,临街院墙的拐角处还固定安置了多个海螺、贝壳等。伊计岛的石敢当与诸多作为辟邪物的海洋生物混置的现象,说明石敢当信仰习俗已经融入琉球文化之中,演变至今,成为冲绳诸岛民众信仰习俗的一部分。

 

四、商品售卖石敢当

 

冲绳考察期间,在国际通大道的商店中、首里城以及其他售卖纪念品的店铺里,都会发现石敢当的身影。在冲绳最著名的国际通大道上,有一家名为“守礼堂”的商店,专门出售冲绳纪念品,其中售卖的石敢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守礼堂的石敢当样式较多,有石板式的,有带狮子头的,还有立体圆形的,其中的部分形制与我在金门、在泉州见到的十分接近(很有可能就是来自福建)。我手中拿着拍照的样式,就与前面介绍的久米町的石敢当几乎完全一样(图5)

 

 

图5守礼堂售卖的石敢当

 

在首里城的纪念品商店里,将石敢当制作成简易香炉来出售,在冲绳海洋文化资料馆的商店中,还将石敢当制作成冰箱贴、即时贴出售。文化创意产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就要立足于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在冲绳诸岛广泛流传并且至今发挥着信仰功能的石敢当习俗,很自然地就会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关注点。实际上,我们从国际通大道“守礼堂”售卖的石敢当产品来看,商店中既有形式各异、纯粹属于纪念品类的石敢当,同时还售卖买回去可以安置在所需位置的实用性的石敢当,这类实用性的石敢当相比于过去形制单调的石敢当而言,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都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据守礼堂老板娘介绍,冲绳还有专门制作石敢当的工厂,可惜我们由于时间紧张,没有能够跟踪去生产厂家做进一步了解。

 

五、石敢当原因

 

石敢当信仰习俗在琉球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大概以下三点值得特别予以关注:

 

其一,中国文化特别是福建文化对于历史上琉球王国的影响,是石敢当信仰习俗能够在当地传播的前提条件。自洪武年间(1368—1398年),明朝政府与琉球王国建立起以贸易为基础的朝贡关系,中国文化对琉球的影响就日见其深。特别是洪武末年“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这些闽人主要负责与明清王朝往来的外交、商贸等活动,以及造船工艺等技术性工作,中国儒家思想、汉字文化、明清两朝的典章制度、中国传统工匠技艺等,都对琉球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琉球王国时代的民众生活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石敢当信仰习俗起源于唐宋时代的福建地区,宋元时期特别是明清时代,石敢当习俗已经在大陆很多地区流行开来。随着明清时期福建民众的外移,石敢当习俗也从福建走向了海外。如今,石敢当习俗已经遍布港澳台地区、环南海的东南亚诸国以及自琉球群岛一路北上影响至日本。同样是在宋元时期,由于泰山信仰对民间的影响更加突出,在原有“石敢当”的基础上出现了“泰山石敢当”,山东地区成为石敢当信仰习俗流传的另一个中心地区,在原有流行石敢当的地区中,也出现了与石敢当并行的“泰山石敢当”。琉球王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石敢当(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与“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应该有着密切联系,也与琉球王国的诸多使臣经福建朝贡明清两朝有一定关系。闽人将家乡的石敢当习俗带到他们在琉球的定居地,并且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到琉球本地居民。琉球使臣朝贡明清两朝,都是从海路先到达福建福州,然后一路北上,最后抵达北京。在这些使臣的行程中,想必会看到民间树立石敢当的情景,也很容易将这些习俗与已经在琉球传播的石敢当结合起来,更加强化了石敢当习俗在琉球的传播基础。除石敢当之外,影响琉球的中国信仰事象还有观音、妈祖、风狮爷等。

 

其二,琉球群岛的自然环境为石敢当的流行与播布创造了适应条件。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岛屿,属于亚热带气候,为常夏岛,雨量充沛,每年都有台风侵袭。琉球群岛的上述自然生态环境,使居住在其中的民众的生活、生产,如民居建筑、海洋捕捞、航海贸易等,都会受制于恶劣气候的影响。在明清两代册封使的记载中,多处记述了册封行程中遭遇台风、暴雨等恶劣气候,造成船覆人亡的悲惨情景。石敢当的基本意涵,就是除灾、辟邪、镇宅、招福,这些意涵在琉球群岛的恶劣环境面前,都很容易产生积极的功用,成为当地住宅、道路等建筑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三,石敢当与当地信仰习俗的结合,是其能够融入琉球文化并成为今天冲绳重要文化特征的必要条件。一种外来文化能够融入本地的文化系统之中,并逐渐成为本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补充是融合的必要条件。石敢当信仰习俗传入琉球群岛后,既有保持其独立存在的情况,也有与本地固有的同类信仰习俗融为一体的情景。据我的推测,在琉球王国的中心地带(如首里城),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如久米岛),石敢当独立存在的情况较为明显;在其他岛屿或受中国文化影响略弱的地区(如伊计岛),石敢当与其他同类习俗(如海洋生物信仰习俗)融合并存的现象就较为常见了。

 

我们在琉球诸岛的考察收获虽丰,但限于时间短、行程紧,虽然有重点地考察了冲绳本岛、伊计岛、久米岛,但相对于冲绳现存上万处石敢当而言,我们的考察还只是蜻蜓点水、挂一漏万。更加细致的考察、更加全面的分析,只能留待今后再予补充了。

 

(作者:,博界宗研究研究员山学教授。

(来源:《民族艺术》2019年第1期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