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文彬:《薄伽梵歌论》玄言寻绎   2021年2月25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摘要:《薄伽梵歌论》为阿罗频多狱中见道之作。阿氏认为《薄伽梵歌》之所以为印度民族之《圣经》,盖因其综合全部古代思想之菁华,从而确立神圣工作之原则,此即行业瑜伽之精神。以行业瑜伽之实践综合智识瑜伽与敬爱瑜伽,乃为大全瑜伽,其为教是织薄伽梵歌以为经,缉奥义诸书而为纬”,如此,主体(自我、心灵)即本体(自在主、大梵),事业(工作、战斗)即永生(奉献)。此原则对每一自性(三德:萨埵性、剌阇性、答摩性)之人、每一族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戍陀)之人皆有普遍的适用性,即平等性,此乃自由精神与世界之自由关系之结节也”。此结节,也就是知行合一之理念,任何人都能以自身为起点而上达,任何人都需汲取他者之优长而进步。阿氏似于答摩性肯定不多,徐先生已在《孔学古微》中予以补充,他举曾子例,以为其姿态”“,但内中却是的负重,最后曾子也成了为圣人。要之,这理念非是政治性的而是精神性的,是降世应身(圣人)为我们人类或族类携来的神圣使信之理念,其标志是在大变革中有一精神的种子和意向存”,它启明我们——“内则心灵进展,外则人生变改

 

关键词:大综合;行业瑜伽;相战斗相成全;平等性;知行合一;降世应身

 

作者:李文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辑。

 

期刊:《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1

 

附件:《薄伽梵歌论》玄言寻绎.pdf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