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问学古今中外 学问一脉千秋--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进展综述   2012年09月26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成果之一《全宋笔记》 照片由全国社科规划办提供

 

这是一组喜人的数字:产出著作类成果187部;发表学术论文1347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文100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56篇,被SCI、EI、SSCI国际三大引文索引收录26篇;18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部分集成式成果和大型丛书陆续问世……

 

设立于2010年下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首批81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自立项一年半以来,推出了以上优秀成果。参与检查评估的专家说,这是一份“总体进展顺利、阶段成果丰硕、社会影响良好、示范效应明显”的精彩“答卷”。而精彩“答卷”的背后,凝聚的是专家学者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学风。

 

成果丰硕 精品迭出

 

1929年初版的《白蔷薇》、1932年初版的《浮世画》、1943年初版的《归去来兮》……翻开厚厚两卷本典雅大气的《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琳琅满目、各色各样的初版本图书照片,让人感觉仿佛时光倒流、置身过去,新奇而温暖。

 

中国现代文学馆吴义勤编纂的上下卷《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洋洋80万字,被专家称为“中国新文学资料建设标志性工程”。而其另一著作馆藏珍品大系《手稿卷》因价值特殊、印制精美,被评为“2011中国最美图书”。

 

《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和《手稿卷》是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大基础项目成果产出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半时间里,众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基础项目的专家学者,在文献典籍整理研究、大型丛书编纂、专门史编修、出土简牍研究、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当代文化建设、学科基础建设、学术资料库建设、地域文化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等各个领域开山寻宝、沙里淘金,产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的扛鼎之作。

 

譬如,收录自隋至清1300年间11万名科举士子、总编撰字数达2450万、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科举学研究第一大工程”的《中国历代登科总录》;68种170册即将影印出版、反映我国古籍整理事业新成就的“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之《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精装20册800余万字、迄今为止国内最为权威的苏轼全集校注本、被誉为古今苏集校注“集成之作”的《苏轼全集校注》;逾500万字、分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的《先秦文论全编要诠》和《历代赋评注(七卷)》;广受学界好评的“《子海》整理与研究”第一批研究成果、20种正式出版的《子海特辑》……每一项成果都独具特色,每一部著作都深蕴价值,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增添了上乘的学术质材。

 

承担“浙东学派编年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已产出丰硕阶段性成果的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为此深为感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使自己在宽广的学术舞台上尽情地展现了一回自我,博得了学界广泛认可”。

 

走出书斋 服务大众

 

今年3月17日,一场以“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为主题的演讲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当年近九旬的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以时而温婉如玉,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如春风扶柳,时而如烈焰升腾的语调侃侃而谈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诗歌后,认真聆听完这场长达160分钟演讲的中央领导同志当即动情地表示:“听君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我慕名而来,不虚此行!”

 

这是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基础项目的专家学者注重发挥成果实效的一个典型范例。

 

“重大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龙头产品,如何推动专家学者走出书斋,使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现实,学界广为关注、深切期待。”诚如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所言。为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各课题组积极落实全国社科规划办的有关要求,共举办455场学术研讨会、开题报告会或成果发布会,同时注意利用平面媒体、网络、影像、讲座等多种传播手段,展示丰富多彩的研究内容,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比如,中央编译局衣俊卿承担的“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联合有关部门,创建了我国第一家长期免费开放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东南大学樊和平课题组在北京举办《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和《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专题成果发布会和出版座谈会,《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吉林大学孙利天承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开设专栏,发表系列文章10余篇,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走进公众视野。

 

移花高墙外,花香飘四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基础项目的专家学者不仅注重发挥其研究成果在国内的影响,也在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国门”方面颇多作为。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各课题组共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20多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65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200人次,发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30多篇。其中,文化部周巍峙领衔的“中国节日志”课题组拍摄的《姊妹节》、《鼓藏节》影像志宣传片,参加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展映,荣获“中国影视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优秀影片奖”。北京大学罗新承担的“中国古代的族群凝聚与国家认同研究”课题组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在美国布鲁明顿市举办“新疆:历史回顾与现实观察”分会场,12名中方学者作大会发言,中国学者的声音在涉及边疆重大问题的专业国际会议上回响。上海社科院潘光承担的“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课题组与美国多家机构合办“中美犹太社团比较研究”、“大屠杀教育在中国”等学术研讨会,并专程前往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芝加哥犹太社区等16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多位前来华犹太难民及其后裔得知该课题被列为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时感到十分欣慰,表示要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

 

学术振兴 学风为基

 

头顶泥沙滚滚,脚下洪水滔滔。为准时赶到与被调查人约定的考察地点,即使指导老师要求他们中止前往,项目组的同学还是决定绕过险象环生的公路攀山而过。当大家手脚并用、翻山越岭5个小时后即将登上山顶时,手中的行李却突然不慎滑落,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考察必备用品跌进山脚漫漫大渡河里,迅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这不是小说描写,而是清华大学“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张琰、张雪梅向记者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项目主持人赵丽明告诉记者,为了完成该课题研究,课题组先后去往四川、云南等地不下20次。正是依靠坚实的田野调查,课题组实地收集了12个民族语言方言点信息,其中包括新发现的近百种、上千册珍稀濒危文献,翻译了9种文字近20本经书文献。

 

言及学者们秉持的这种可贵精神,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黄才贵作出了精辟解读: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意味着一份责任和使命;重大项目不仅要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也要努力在弘扬优良学风方面发挥模范作用。

 

为学志兮天下事。在优良学风的促动下,各课题组均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摆在最重要位置,收集到数以10万计的珍贵档案、图片、出土文献、影像资料等,建成24个大型数据库和资料集。其中,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承担的“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把吟诵采风作为核心任务,重点建设“全国中华传统吟诵传人信息库”,一年来共采录24个省市近300人,获得5000余首古典诗歌吟诵资料。安徽财经大学曹天生带领“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课题组在宣纸原产地展开地毯式调研,对372家宣纸厂家进行入户访问,对泾县本地和散布全国的6000多名销售户登记造册,搜集文献资料1000多万字、资料照片2万多张,为系统整理和抢救“非遗”宣纸技艺打下坚实基础。四川大学舒大刚领衔的“巴蜀全书”课题组奔赴各历史遗迹所在地调研文物古迹现状,拍摄图片1万余幅、收录各类信息2万余条、文献典籍2000种,并创办“巴蜀全书网”,成为载录巴蜀文化信息和文献典籍的专业网站和文献资料库。(本报记者肖国忠)

 

(来源:2012年9月25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