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创新引智基地主办的“比较经学会读班”在北京举办。这一期会读以“贫穷”为主题,与会者来自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儒家这6种宗教或文化传统的代表。本着开放、包容、尊重的原则,与会者对各大宗教的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性会读。经典会读分为3个阶段:首先,采取多种方式阅读文本;其次,对自己宗教或文化传统的文本做出解读,并阐述其当代意义;最后,自由辩问,对彼此的文本进行澄清、辩难、意义引申、异同比较、深化发展等。
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创新引智基地主任游斌认为,在各大宗教的教义或思想中,贫穷并不是一个核心的话题。但是,从宗教对话的学术史的角度来看,贫穷,包括心灵上的贫穷、经济上的贫穷、社会上的贫富不均,乃至由近代工业文明而导致的生态贫穷,却成为宗教间对话的切入点,以及最容易进行对话、合作的领域。对于中国处境下的宗教对话而言,勿庸置疑,在伦理领域内的对话与合作,是宗教对话的一个重要维度。而在宗教对话中,由伦理而反思教义,由实践而回归理论,是对话得以深化和升华的必经之途。
游斌认为,在会读过程中,有3个问题是共同的:一是贫穷与天道的关系。如何定义贫穷?天道为何允许贫穷的存在?贫穷是否就是一种“恶”?贫穷是否天道运行中的必要一环?二是贫穷与个人的生存处境。如何处理人生中的贫穷?在贫穷中,应如何过一种德性的生活?心灵贫穷、社会贫穷与生态贫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三是贫穷与社会慈善。如何以恰当的方式与贫穷人站在一起?在消灭贫穷中,有没有一些不可突破的伦理底线?在这个生态逐渐恶化的世界里,如何防止生态贫穷?因此,以“贫穷”为主题,来看各大宗教对于贫穷的解释,以及应对的策略,不仅能够在对话中理解其他宗教,还可以更深地理解自己。
中国道教学院 崔理明
贫富这个概念是“一生二”的产物,离世俗生活很近,离本体的道也不是很远。贫与富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当没有对比时,即使所有的人都在饥寒交迫中,人们也不会意识到贫穷。贫富是一对阴阳,因为有差异,所以会产生运动。适当的差异能激发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差异越大,产生的力就越大,在失控时就会产生剧烈动荡。修道者正视贫富差异的存在,但要调和,避免矛盾的激化。所以《道德经》第十七章提出:“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社会上许多暴力、犯罪、贪腐、造假……都与贫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我们认识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谛,贫和富就不会萦绕在我们心间。也就是说:当我们认识“一”的时候,就不会困陷于“二”,至少是在心灵的层面上。造成贫富的原因,有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有很多道经认为读经、布施、积善、改过……可以改变贫穷的状态。
燕京神学院 陈驯
在《圣经》中有关贫穷的话题很广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贫穷作为一种生存的现实。第二,《圣经》中所描述的导致人贫穷的原因,包括奢睡懒惰、吝啬过度、贪吃好酒、宴乐奢侈和夸夸其谈,这些都是人性、德行以及意念导致一个人贫穷。第三,基督教信仰鼓励人们行善积德,不可欺压贫穷人,要眷顾贫穷人,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第四,基督教强调贫穷是社会正义的一种疾病。这在《圣经》中主要体现在先知文学上。它的内容包括:人穷则呼天,天行公义;欺压贫穷的,天必报应,公义的上帝会亲自审判;上帝是贫寒人的保障,他秉公行义,辨识屈枉,查罚奸恶腐败。它们凸显先知承担了一种社会良知的责任,呼唤社会的平等。第五,贫穷人同样需要美德善功。基督教信仰中并没有袒护或偏爱贫穷人的内容,而是强调弱者需要被更多地关怀,贫穷不是享受特权和被爱的借口,贫穷人与所有人一样,需要建立自己的美德善功和做人的尊严。第六,在基督教信仰中,《圣经》给人的表面印象是上帝不丢弃贫穷人。有许多经文表明,上帝特别理解和帮助贫穷人,甚至站在贫穷人的一边。但这并不是《圣经》完整而又平衡的含义。全面的理解应是:上帝愿意帮助所有人,上帝就是上帝,而不是属于某一个群体或某一个人的上帝,在他面前并无贫富贵贱,在他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惟善
这次经典阅读,我摘录了《长阿含》中的《转轮圣王修行经》。本经对贫穷的议述给人的启发主要有4点:首先,贫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富裕也就没有贫穷。人们在生活中有“贪念”、有自私的心态,缺乏分享的信念,因而在社会中产生了贫富差距。第二,贫穷会引发盗贼和刀兵杀害之业,换言之,贫穷会引发社会问题,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原因之一。第三,政府部门应对贫穷百姓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经济救助,但应当特别强调适度的原则。若一味地用金钱或物质去救济贫困,会引发社会中产生更多的懒惰者和偷盗者。第四,佛教用因果关系来解释贫穷的原因。前世和今世所造贪婪、自私、吝啬和懒惰的因,在现世生活中就会有贫穷的果报。至于如何面对贫穷,佛教有很多说法:首先自己要勤劳,行八正道,要广结善缘,穷人也要布施。其次,对待穷人要有慈悲之心。佛教强调,对穷人的布施有3个层面:一为财施,用物质和财富去拯救他们;二为法施,即教他生存的方法;三为无畏施,就是给他信心,让他在社会中不自卑,能自立。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 乔卞云
我这次所选的经文来自《路加福音》15章的第11节到32节。《路加福音》被称为贫穷者福音。耶稣从其出生到公开宣讲,一直到死亡,都是一个“彻底的贫穷者”,而且他的到来是为了给贫穷人带来喜讯。那么谁被认为属于堪得福音的贫穷者?事实上,《路加福音》指出,所有的人都是贫穷的,但只有那些能够认识自我、谦虚良善、悔改自我、疾病缠身、弱小被排斥的人等, 才是堪听耶稣所宣讲福音的贫穷者。我在此宣读“浪子回头”的比喻:当小儿子放弃民族、家庭身份,以不合理的方式挥霍了分自父亲的家产,为了生存甚至背弃信仰生活,体验了物质的贫穷、亲情的缺少后,他重新意识到父亲那里不仅是他生存保障的地方,也是他生命与尊严的地方。而大儿子难以与父亲一起分享小弟的回归,也说明自身认识上的贫穷:虽然和父亲在一起,但并没有活出长子的身份。这种没有活出真正的父子之亲、兄弟之情,是最基本的缺少人性。正是这个最基本的缺少,使他生活在奴仆的境况中。两个儿子所经验的表明了人的基本的贫穷:本性的贫穷(不能靠自己生存与生活)与偶然的贫穷(受天灾人祸的困扰)。总之,天主教看待贫穷具有一个“人学”的幅度,人需要在天主的陪伴与等待中去认识自己贫穷,去开放自我,学习如何活出天主子女的身份,作为天主子女的身份既是堪听耶稣宣讲的喜讯的贫穷人,又是在天主内的富有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赵法生
儒家对贫穷和富贵都有非常多的论述,我主要选取了孔子和孟子的几条经文做一下阐释。第一,贫穷与天命。儒家士大夫面对个人贫穷时,用天命来解释。孔子也说:“求之有道,得知有命。”儒家不反对追求财富,但是财富之得与失,或系于道,或系于命。第二,儒家士大夫通过孔颜之乐、安贫乐道,解决了个人的立身行道问题。颜回异常贫穷,吃粗饭,喝凉水,但他丝毫没有为贫穷所困,相反,倒是从学习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成了“贫而乐”的典范。他到底因何而乐?乐什么?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后儒也一直未予深究,汉唐经学没有涉及到孔颜之乐。北宋程颐才正式提出儒学史上著名的问题:颜子所乐乐何论。他的结论是:颜回所乐为道。第三,安贫乐道是孔子对于士君子的要求,却不是对于普通大众的要求。对于普通人,孔子肯定他们有追求财富与地位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要取之有道。第四,国家治理要首先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再教化他们,使他们知道礼义廉耻。儒家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一个大同世界。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敏俊卿
我选的经文是《古兰经·白赖德(地方)》。这一章共20节,我从3个层面对其进行解读。第一部分是1至4节,这部分内容昭示了人类被造的苦难属性。这个苦难蕴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说人孕育生命过程中的艰辛;二是说人们在现世谋生的艰难,其中也包括贫穷对人类的困扰。从伊斯兰教的本义而言,这是真主对人类的考验。《古兰经》认为,人世间的财富为真主所创,归真主所有,人只是短暂的代治者和拥有者。伊斯兰教认为,从广义而言,人类就是贫穷者,人不仅是被造者,而且注定是贫穷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均来自真主,人类拥有的财富只是在享用真主的恩赐。第二部分是从第5节到第10节,谈到了伊斯兰教对财富的运用。对临时掌握财产的人而言,在使用财产时要符合真主的意愿,用于正道。伊斯兰教主张如何面对贫穷呢?一方面,鼓励穆斯林消灭贫穷,努力致富;另一方面,又主张安贫知足,廉洁忍耐。第三部分是11至20节,是关于慷慨济贫的内容。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慷慨济贫,做信道行善之人,享受真主赐予的永久幸福。《古兰经》规定:“他们的财产中,有乞丐和贫民的权利。”这明确表示,济贫不是施舍,而是传递和分享真主的恩典,体现了施舍者和被施舍者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性。(文:王丹茗、索迦南)
(来源:2015年3月24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