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第十七期读书活动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2年8月27日

201282114-17点,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第十七期读书活动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阅览室举行。此次活动由晏琼英博士主持, 曲阜师范学院崔茂新教授导读。以下人员参与协读:夏德美(程树德本)、李金花(刘宝楠本)、唐晓峰(朱熹本)、晏琼英(钱穆本)、王大维(理雅各英译本)、王帅(俄文译本)、王梓(辜鸿铭英译本)、刘国鹏(意大利文、法文、德文译本)、朱凤岚(日文本)。著名儒学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先生也专程参与本次活动。以下就所读内容简要综述(章节以钱穆本为依据)。

 

 

 

1、《雍也》第25节: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此节关键词为文、礼、畔,不同的注本对三个词的解释存在着一定差异。文仅指文献、书本知识,还是包括诗书礼乐、典章制度在内的所有学习的对象?礼是一种制度性的规范,还是包含了内在精神,与主体感受融合的整体?畔的对象仅指规则还是儒家所推崇的道、中道?总体看来,外文注本对礼的理解有较大偏差,对“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关系大多从学习与实践的角度入手。中文注本大概认为此节是说:学习对象要广博,践行中要用礼来规范,就不会违背道。

 

针对这一节,钱逊先生指出,首先要看中国人自己的注,否则就会受外国人各种解释的干扰,把问题弄复杂了。把中国人自己的解释清楚了,就可以以此为标准来检验其他各种解释。从中国历来古注来看,此句是对君子的要求。君子要做到文、礼这两方面,文,基本指文献(包含义理),内心的修养,仁。文和礼是相对的两个方面。博学了之后,也就是所有都清楚了,再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行为。礼在儒家是很重要的概念,西方没有这个概念。这一节要与其他章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此处与《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是一致的。此处的文与本章第16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的文不同。按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所以礼在中国古代包含了制度,日常生活的规范,是很具体的行为规范。

 

2、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此句历来颇为难解。各种注本对矢、否、厌有不同的理解。矢,有三解,一为发誓,二为陈述,三为指。否,有两解,一,不(也就是否定的意思),二,否泰之否。厌,或为厌弃,或为魘。此节难点之一为子路为何不说?是子路认为南子行为不端,孔子却去见南子,子路对此不满,还是因为孔子被迫见南子,子路对这件事很愤慨?难点二,孔子的回答是向子路发誓以明心志:我若做了不合礼、不合道的事情,上天会厌弃我!还是安慰子路:我被迫这么做,也是天命,没必要生气!朱熹的注解则进一步发挥:圣人道大德全,无可无不可,其见恶人乃为了符合礼之规定,彼之不善,与其无关。钱逊先生指出,孔子见南子这件事在孔子一生中不是重要的事,并不占重要地位。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钱穆的《论语新解》里介绍了三种解释。《论语》里这种情况很多,我们要注意看各家做出一种解释的原因,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不必寻求统一的意见,个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他的理解是:我的道所以行不通,是命中注定的,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3、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是一种平常人能行之道(民德),还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民鲜久矣,是指老百姓已经很久不能做到这样了,还是指老百姓很难持续这么做。

 

钱逊先生倾向于认为民鲜久矣,是指这种情况,已经很久没有了。钱先生认为此节的重点是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论语》里讲中庸的地方的很少,可以从孔子一生行谊里去体会。对中庸的贬义的解释,将其理解为折中之类,是一种误解。如何正确理解,要从文本里琢磨。要结合《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中就是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永远不变的道理,不能违背。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会违背。过比不及更好,这种思维方式是普通人常用的方式,要特别警惕。不偏不倚,可用《论语》里“扣其两端而而竭焉”来解释,也就是要弄清楚两端,事物的两面,都了解清楚,才能有不偏不倚的正确的认识。对于不偏不倚,有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理解。对中国文化,一百年来我们不是否定就是肯定。实际上要将其分解,其中既有有民族性、普遍性的东西,也有时代性、应该否定的东西。对这两面要不偏不倚,要把两个方面都吃透了,把时代性的、应该否定的弄清楚,把民族性、普遍性的也弄清楚,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继承方式,而不是只看到一方面。如果只看到一个方面,就会走到错误的一端。比如五四,本来是正确的,但走过了,又走到另一个极端,现在对五四也是这样,如果完全否定,也会偏于一端。要有全面的认识,才能不偏不倚。

 

外文本一般将中庸翻译为“不变的中”,将其理解为一种最高的善或最高的准则。

 

4、子贡曰:“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此节重点为仁与圣有何区别?立人、达人分别指什么?“能近取譬”何解?中文注本,最有歧义之处是对“能近取譬”的理解,到底是与前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相同,指从自身的感受,推己及人?还是在解释如何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钱逊先生认为这句是讲:如何去理解别人,要从自己的心理去考虑别人,推己及人。既包括前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状态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以叫仁。

 

外文注本有特点的地方如下:辜鸿铭本将此节分为两节。理雅各本将“达”理解为扩大。俄文本对“能近取譬”的理解是遵循日常生活中一些好的例子,对“达”的理解为更好地完成的事情。意大利本将“立人”理解为自己获得一种安全;“达”为成果、成就;“能近取譬”,想要别人通过比喻来达到这一点。法文本:济众,强调没有分别,平等。仁,完美的人,最高的智者。圣,最高的权能的人。能近取譬,通过自己判断别人。德文本:能近取譬,从身边找到学习的榜样。

 

5、《述而上》第1节: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与我老彭。

此句歧义不大,一般将老彭解为商代的贤大夫。窃,是一种谦卑之词,钱逊先生指出这也是古代的一种礼。我,是表示亲近之词。有意思的是,法文、德文本将“我”翻译成我们的。

 

6、《述而上》第2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此节对“何有于我哉!”有三种理解:一、(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谦卑之词)二、(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自任、担当之词)三、除了(这些事情)我还能做到什么呢?(既有自谦之意,也承认自己能做到这些事情)。结合本章第33节: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还是承认自己在这三方面的成绩的。

                          

 

(夏德美整理)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