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和合吴地·和谐社会 第六届寒山寺文化论坛举行   2012年09月25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和合吴地·和谐社会 第六届寒山寺文化论坛举行


秋爽法师在论坛上发言


普仁法师发言


论坛现场


颁发证书


合影留念

   寒山文化院讯 2012年9月22日,为期两天以“和合吴地·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六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在苏州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两百多位文化研究学者和嘉宾出席了论坛。寒山寺方丈秋爽法师致开幕词。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普仁法师致贺辞。苏州市委常委、 统战部部长周向群代表苏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讲话。著名学者高志其、苏简亚和苏州大学教授、博导罗时进等做了学术主题发言。

   《寒山寺文化论坛》是寒山寺于2007年成立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后,由文化研究院创办的一个文化项目,并以和合文化为主题,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五届文化论坛,其中举办国际性和合文化学术研讨会一次,并正式出版了关于寒山寺和“和合文化学”的五本学术论文集,共约400万字,现已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论坛。

   第六届寒山寺文化论坛以 “和合吴地·和谐社会”为主题,继续秉承了寒山寺文化论坛一贯的和合主题思想。此次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市及台湾地区作者的182篇学术论文,是历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作者地区分布最广的一次大会。今年是苏州寒山寺建寺1510年,为此寒山寺已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本届寒山寺文化论坛也是其中活动之一。

   本次文化论坛围绕“和合吴地·和谐社会”主题,论题范围颇为广泛,有和合文化的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吴地文化研究、寒山寺与寒山子研究等。参加本次论坛的论文作者地域的分布很广,他们分别来自江苏、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浙江、四川、陕西、吉林、云南、重庆、湖南、浙江、甘肃、河北等24个省市及中国台湾地区。论文作者职业也颇为广泛,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高校的博导、传统文化研究者、佛教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佛教寺院的法师、报社出版社编辑、企业文化工作者、基层社区文化工作者等。此次论坛后,入选的论文也将正式出版。

   寒山寺创建于梁朝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唐朝张继《枫桥夜泊》的诗,更使寺名扬四海,家喻户晓,成为我国十大名寺之一,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在寒山寺中深厚的文化中,关于寒山拾得和合二圣的文化内涵,更具有文化价值。在历史上、民间称寒山拾得为和合之神、和合二仙,雍正敕封为和合二圣。儒释道、民间以及官方共认寒山拾得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人格化身,为和合象征,寒山寺拥有和合祖庭地位,寒山寺已成为全国著名历史文化寺院,成为国际历史文化寺院,是人们向往的和合圣地。

   近年来,随着寒山寺文化论坛挖掘“和合文化”的影响力,如今在苏州会议中心新设立“和合厅”,苏州新建的太湖论坛也专设了“和合厅”,苏州新建设的火车站站前新命名的一条街叫“和合街”。苏州市委宣传部把寒山寺和合文化作为苏州佛教的唯一的文化项目,向国家推荐;江苏省民政厅和江苏省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寒山寺成立“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倡导和合文化、实践和合精神、激励人心和善、促进社会和谐。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如今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当人们研究中华和合文化、论及和合文化代表性符号时,总离不开寒山拾得,离不开苏州寒山寺。近年来,寒山寺构筑了以和合文化为核心,以寒山寺12个诗韵文化景点为焦点,以钟声文化为媒介为文化符号,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寒山寺文化院供稿)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