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人民政协网:“愿善心善行薪火相传”——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大和尚   2013年7月3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宗教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去年以来,国家宗教局联合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和税务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并在全国宗教界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宗教界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使其活动更加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综观我国的慈善历史发展进程,佛教在宗教慈善事业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慈善与佛教的慈悲教义相生相伴,在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的慈善事业中,有着许多感人的掌故、典故和事迹,而这些典故和事迹又往往鲜为人知。

 

如果能够寻访到佛教界中的德高望重之士,把这些鲜为人知的慈善典故加以整理、编辑并刊发,无论是对丰富我国慈善文化历史研究,还是完善我国佛教慈善理论的学说、推动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为此本刊特开辟《大爱无涯慈济天下——中国佛教慈善典故》专栏,邀请一批历史悠久的寺庙方丈讲述本寺的慈善典故和该寺院目前开展的行善济困活动,以期达到弘扬慈善精神、多方努力、共同加快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记者:长期以来,佛教与慈善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请您大致介绍一下历史上佛教的慈善传统?

 

学诚大和尚:生长在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优良丰厚的慈善思想和慈善传统。大乘佛法传入中国以来,对我国慈善事业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了尤其重要的充实、发展与创新作用。

 

佛教在一辈辈出家人的劝善教育中,唤起了人们“积德行善”以改善自身命运的内在动力,更影响着一代代佛教徒与社会大众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无我利他”的慈善事业中去。

 

在我国古代,佛教寺院由于组织制度上的优势,承办各项社会慈善事业。南北朝时,佛教寺院设立“无尽藏”,用以救济贫穷百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会。隋唐年间,开始出现由佛教寺院设立并由僧人掌管的,集赈恤、收养贫病者和废疾老人于一体的“悲田养病坊”,继而延续到宋代的“福田院”,系统地进行社会慈善事业,包括养老院、孤儿院、养病院、救灾、济贫、为无业人员传授技艺以及难民收容等等,在救助鳏、寡、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佛教义理的直接影响下,还广泛开展了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的民间公益事业,如由僧人号召或带动的修桥铺路、造船义渡、挖渠打井、兴办义学、植树造林、放生护生,以及灾荒战乱年代寺院进行的施粥、施衣、施药等等。总之,佛教在历史上做了大量服务人群、利益大众的善举,因而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同与参与。

 

记者:去年第一届“宗教慈善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宗教界捐款总额超过2.6亿元。您如何评价这一丰硕成果?

 

学诚大和尚:只要是合于正业、正命的净财,应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对家国民生、对幸福快乐的生活有所增益的事业,都应该去做。“宗教慈善周”期间,各地宗教界深入了解本地区公益慈善需求,广泛开展了各项公益慈善活动。借由这些活动的开展,宗教界服务社会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活动方式进一步规范。佛教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同时彰显了在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众生福祉中的社会价值。

 

记者:当今海内外有很多佛教团体,对普利众生的慈善公益事业不遗余力。您如何看待他们的行动?

 

学诚大和尚:佛教的财富观,能让富人更有社会责任感。佛教认为,今生的财富,是因过去修行布施所感。身为一名财富的拥有者,应当明智地反省财富的来源,审慎地思考财富的使命,同时在此过程中,去了悟生命本来的意义,以建立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让自己的生活品位更上层楼。由此可见,佛教的财富观,使慈善事业的受益者不仅是穷人,也是富人。

 

现代慈善,特别注重制度管理与执行效率,并以一种务实的精神,专注于解决现实的问题。但同时也有人认为,为追求更好的效果,乃至不必计较动机的纯洁;甚至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激发私欲来鼓励慈善。凡此种种,产生出很多光怪陆离的慈善行为。佛教认为,要想让一件善行圆满,并且获得最大的功德,动机、行为与对象三个环节的清净缺一不可。佛教的慈善观,使慈善事业的着眼点不仅在效果,也在动机。

 

记者:中国佛教协会设有公益慈善委员会,其成立是基于怎样的初衷和考虑?

 

学诚大和尚:佛教不断发展慈善事业,既可关注民生、关爱社会,有效弥补一般性社会保障的不足,又可弘扬佛法、引导正信,发挥佛教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慈善公益委员会自20099月首次召开会议至今,秉承佛陀教诲和慈悲济世精神,经过委员们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广大信众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参与到助残、助学、养老、救灾、扶贫、帮困等各项慈善事业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以大乘佛教慈悲思想为基础的佛教慈善事业,大有可为。

 

去年2月,国家宗教事务局与相关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让宗教界有章可循,更直接地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我们佛教界对此深感欢欣鼓舞,也对今后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记者:您对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未来有何建议与展望?

 

学诚大和尚:佛教慈善事业,宜注意与政府配合,形成功能互补。把握国家政策赋予我们的空间界限,同时在整个社会公益慈善体系的大框架之内,找到适合佛教慈善发挥自身特长的空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地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参与中去。

 

佛教慈善组织,宜注重完善管理和培养人才。更多地学习现代慈善事业和慈善理念的成功经验;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宗教慈善事业的从业人员,相比而言要求更高,不但要有专业素质,还要有坚定的信仰与纯正的用心,能够呈现和发挥慈善事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佛教慈善项目,宜注重愿景清晰和小处着手。自己愿景清晰,才能慢慢让人生信;同时实践宜从小处做起,有多少资源就做多少事,一点一点凝聚善缘。不宜为项目而项目,最后计划难以持久开展。

 

佛教慈善行动,宜注重加强宣传和启发善心。佛教的慈善事业不仅仅是物质的慈善,更是心灵的慈善。受到帮助的人,一方面得到物质的援助,同时得到善心的启发,这种善心的启发是可以层层向外传递的,最终成为一种善业的影响力。

 

记者:对于本报即将开设的“佛教与慈善”专栏,您有怎样的期许和希望?

 

学诚大和尚:当前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正处在不断完善、谋求更大发展的时期。新的组织、新的形式、新的理念和新的观点层出不穷。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趋势,也给慈善领域带来很多新的变数。当此之时,贵报辟版面开专栏,关注佛教慈善主题,既需要一种魄力,同时也是深切的社会责任感使然。

 

佛教讲,世间万法,还归一心,慈善事业最终还在一颗善心。守护这颗心,传递这颗心,增广这颗心。这既要靠慈善界的努力,亦是媒体的社会使命。佛门的慈善,贵在这颗善心的启发和善行的坚持,在日复一日中默默扩散着它的影响。希望贵报能够多多挖掘这样真实感人的典故,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中,都有同一颗善良的心,就如一支孤单的闪烁的烛光,它需要与更多的烛光连成一片,才能稳定持久,才能照亮并点燃更多人的心灯。

 

愿这个专栏精彩不断,愿善心善行薪火相传,点缀世道,照亮人心。

 

(来源:人民政协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