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7至17世纪西藏历史与考古、宗教与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一)   2013年7月18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3713-15日,由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与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共同主办的“717世纪西藏历史与考古、宗教与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

 

来自哈佛大学、莱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筑波大学、北京大学、西藏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世界各地的国内外藏学学者6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围绕西藏中古时期的宗教、考古和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吐蕃时期的考古与翻译有新发现

 

吐蕃王朝是西藏中古史上的重要时期,虽然只有两百多年的而历史,但对后来西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基本奠定了西藏今后发展的走向和脉络。

 

近二十年来,陆续在西藏、四川、青海发现十余处吐蕃时期的佛教造像遗迹,数量众多的吐蕃佛教石刻多以大日如来造像为主尊,体现了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信仰的流行。从造像风格可以看出印度、尼泊尔和汉地的影响。

 

中外学者论及唐蕃古道大同小异,所依汉文文献不外唐蕃使臣往来及两次唐公主进吐蕃相关记载。而藏、川、青一带多有吐蕃佛教造像,从青海玉树至四川石渠,再至西藏江达和芒康,南北贯通,形成了一条与唐蕃古道并存的佛教传播路线,以青海玉树为节点,南通南诏,西通吐蕃腹地,北接丝绸之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说。

 

现在收录于西藏大藏经甘珠尔中的经典大多数译自梵文,但是,人们很早就知道,里面也能找到一些译自汉文的经典。并且,另外,敦煌文献也表明了一些经典是有汉文译成藏文的,此前人们并未认识到这些文献。荷兰莱顿大学乔纳森·艾伦·斯科教授指出,通过《恒河上优婆夷会》和《阿弥陀经》的藏汉文对比,发现这两部藏文佛经都是译自汉文的经典。

 

除此之外,乔纳森·艾伦·斯科教授在藏文大藏经中还发现了其它类似的藏文佛典,并认为这为中古时期藏汉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有利的线索。

 

西藏西部的历史、艺术与考古研究还原历史原貌

 

2004年夏,在对位于噶尔县门土乡(Monvtsher)境内的卡尔董(mkhar gdong)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一尊青铜双面神像。

 

这尊神像属于哪个宗教神灵?为何出现在相传为象雄都城琼隆银城的卡尔董遗址群建筑废墟中?在过去的九年中,如此种种的问题一直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中,至今也未有可以十分确定的结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夏格旺堆说,作为2004象泉河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的成员之一,自出土这尊双面佛像起,一直在关注这尊佛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佛像。

 

通过这尊青铜神像突出的相背的双面屈膝弯手等的外观特征,与印度火神阿耆尼(Agani)形象做比较,夏格旺堆指出这尊青铜神像极有可能是印度教的一种火神形象的看法。

 

琼隆银城堡作为冈底斯神山以西的阿里西北地区包括拉达克和巴拉帝一带的上象雄地区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上象雄中心琼隆银城堡最初是苯教祖师顿巴辛饶给自己的儿子贡擦旺丹修建的,后来逐渐成为上象雄地区的著名王宫。

 

随着象雄王国及其文化被人文研究者关注,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其中对象雄王国的中心穹隆银城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提升,主要以考古发掘和文献历史研究为主。

 

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所顿珠拉杰根据苯教文献的记载,认为苯教信徒奉为圣迹的穹隆卡尔董遗址与穹隆银城堡有着重要的关联。卡尔董遗址不仅是古城堡遗址,而且也是重要的苯教圣地之一。顿珠拉杰指出,通过近期的考古发掘,发现象雄王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开始与中原文明有交往关系。

 

藏传佛教文献研究推动教义研究不断深入

 

最近出版的《噶当派全集》(bka’-gdams gsung-’bum)的第十一卷中有三个文本,被认为是巴曹·尼玛扎(Pa-tshab Nyi-ma-grags(1055?-1145?)——一位将月称的中观派学说从克什米尔引入西藏的著名翻译家所作。这三部著作即为:1、关于龙树《中论颂》的一段注疏,题为《中观根本般若灯释》;2、关于《中论颂》各个章节之间关系的说明;3、对月称的《明句论》中一些难点的解释说明。

 

由于巴曹一系的学者们在解释《中论颂》是参照了月称的评注,亦即《明句论》,因此他们对于月称将《中论颂》的主题阐释为用八不中道(八不缘起)来描述的缘起论这一观点表示赞同。日本筑波大学吉水千鹤子说,由此观之,似乎这是西藏早期的中观派学者在学术上共享互通的一个观点,但是具体来说,他们对每一章节的命名还是有区别的,这一差异主要取决于对《中论颂》的翻译进程。(文:陈小刚)

 

(来源:中国西藏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