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错在哪里?   2013年8月28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2013825日文章】题:亨廷顿哪儿搞错了(作者尼古拉斯·里希特)

 

原文提要文明的冲突将使东方和西方不睦。这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20年前的论点。他的论文成为经典之作——并被滥用于煽动反对穆斯林的情绪。今天人们认识到,世界比亨廷顿当时能够想象到的更加无序。

 

20年前的夏天,铁幕被拆除没过多久,巴尔干半岛上发生了战争,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论文《文明的冲突》。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论文中预言,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而是文明将引发人类的不睦和今后的大型冲突。他说,文明是通过文化、传统、特别是通过宗教来定义的。文明的冲突尤其将使西方和伊斯兰世界失和。

 

理论假设可疑过时

 

该论文很快成为经典之作——虽然很多人认为它是荒谬的。2001基地组织发动恐怖袭击后,一些批评者公开道歉,因为似乎只有亨廷顿看清了未来。但这种称赞是不恰当的:把基地组织视为伊斯兰文明的人被该组织的宣传欺骗了。20年过后的今天,人们应该看到冲突论最终被驳倒了。该理论在1993年的时候就是建立在可疑的假设之上的,现在肯定已经过时。

 

亨廷顿的想法属于20世纪,因为它把世界分成不同阵营:西方文明(欧洲和美国)、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拉丁美洲文明等等。奇怪的是,按照他的想法,南美人不属于西方,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是统一的整体。从总体上说,这种阵营思想不符合今天网络化的世界。在今天的世界里,就连美国和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也紧密地相互依存。

 

实际上,亨廷顿认为的各阵营之间的文明冲突并没有出现。血腥冲突发生在文明内部,而不是在它们之间。在刚果,非洲人自相残杀;在埃及,穆斯林谋杀穆斯林;在叙利亚,内战中死去的人可能比美国入侵伊拉克导致的死亡人数还多。上世纪90年代,西方在巴尔干半岛上也曾帮助过穆斯林。亨廷顿的理论在2001年的时候还最有可能是正确的。但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从来都不是传统伊斯兰教的使者,他们背井离乡,在西方沉湎于带有伊斯兰色彩的虚无主义。

 

亨廷顿划错冲突线

 

只有当宗教仍是不信任、仇恨和暴力的一个来源时,亨廷顿的预言才是正确的。一些欧洲人一直觉得土耳其太异类,不应该属于欧盟。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在有很多年轻人的国家,信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煽动暴力,打着神灵的旗号进行的恐怖活动也将不会消失。处于全球市场边缘而享受不到其好处或认为市场是堕落颓废之物的人,未来可能也会仰仗暴力。这种暴力可能更为致命。武器、毒药或病毒今后更容易获得。

 

然而,亨廷顿划错了冲突线。虽然乌萨马·本·拉丹总是把自己扮作所有穆斯林的复仇者,但他从未把从摩洛哥到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打造成统一的整体,更不用说使其成为一股地缘战略力量。最近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生的战争也不是文明之间的战争。前者是美国对9·11事件做出的报复,后者源于乔治·W·布什政府的无能和偏执。尽管在西方遭到广泛指责,但小布什还是想发出强者反对一个世俗独裁者的信号。

 

这一切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下列问题上吸引开来:最危险的鸿沟早就在穆斯林世界出现。那里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世俗势力和宗教势力、军方力量和非军方力量、政变分子和民主分子以及官僚和使用脸谱网站的革命者。中东是这样,巴基斯坦是这样,巴黎郊区也是这样。

 

低估国家优势地位

 

亨廷顿的论点经常被滥用为伊斯兰教是敌人的科学证据。但这一切就是文明的冲突吗?或者只是拉美裔美国人在美国也感受到的那种排外行为和怨恨的变种?

 

亨廷顿低估了国家相对于文明的优势地位。政府可以无耻地利用宗教的敏感性,但在很多地方,政府的兴趣是在别处。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全球化游戏,它们争夺权力、食品、淡水、原材料、武器、投资、利率和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国家争夺世俗的东西——给神灵只留下很少空间。

 

与亨廷顿所说的不同,文明不必用宗教来定义。在世界各个城市里,温和的、甚至根本没有宗教信仰的中产阶层正在壮大,他们对工作、教育和福利感兴趣。Youtube网站上早就有一种非宗教的搞笑文化,例如病毒式的江南Style”,它混合了美国和韩国的文化。文化不是堡垒,文明不是歃血为盟,家乡也可以是网络上的一个小区。今天,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信仰和消费、全球公民和家乡观念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再产生于文明阵营之间,而是在个人内心。在波士顿爆炸案之前,这种紧张关系不存在于美国和高加索地区之间,而是存在于寻找身份认同的察尔纳耶夫兄弟的灵魂之中。

 

世界比亨廷顿预期的更加无序。不是文明,而是网络和联盟日益获得影响力。虽然宗教狂热可能还会煽起冲突,但它几乎决定不了大型和中等强国的现实政治事务。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