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呼唤“良知”回归——第三届国际阳明学研讨会综述   2014年11月24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隆重举办了第三届国际阳明学研讨会。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40余位学者与会,集中讨论了“阳明学”、“阳明后学”、“中国思想文化”等三大主题。兹综述如下:

 

在王阳明史迹、文献考释方面,安徽池州学院尹文汉副教授提出,王阳明曾于明弘治十四年和正德十五年两游九华山,发展了以李呈祥、柯乔为代表的一批阳明弟子,他们又兴建阳明书院,研习良知之学,形成了九华山儒学兴盛的局面。还有学者论述了王阳明与赣州城的关系、王阳明途经长沙及游岳麓书院的情况以及王阳明平定浰头民乱,奏请创设广东和平县的始末。

 

在王阳明思想研究方面,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指出,良知是体现个性、源自实践的软知识,是激发出来的,不是被动学习到的,因而是无处不在的。江西师范大学李丕洋副教授将王阳明心性工夫论形成分为四个阶段:好骑射、习兵法、好仙释、习养生;龙场悟道;知行合一、省察克治;致良知。中国社科院张文修副研究员系统考察了《传习录》中对儒家经典命题的诠释,最终得出阳明的诠释是真正广义的诠释学,是一种生命的诠释、心灵的诠释。与会专家还对阳明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布罗夫教授比较了王阳明与王船山对于“知”、“行”关系的不同理解。

 

在阳明学的时代意义方面,浙江省社科院吴光研究员将阳明学定义为阳明良知学,认为其理论结构由“良知”本体论、“致良知”方法论和“知行合一”实践论三大部分组成;阳明学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道德人文精神以及和而不同、力行实践的精神,对于救治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提高广大干部的人文素质、推行民主仁政、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于阳明后学的文章虽数量不多,但学术价值颇高。比如,日本东北大学三浦秀一教授系统概括了王宗沐思想从形成至确立的过程,并通过与王门高弟聂豹、邹守益、罗洪先、王畿间的交流,最终确立其“不息”的核心思想。北京大学秦峰博士论述了江右王门刘两峰的哲学思想,填补了学术界对刘两峰专门研究论文的空白。

 

关于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河北省社科院惠吉兴研究员指出,性恶论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石,它从人的本性出发,论证了礼法结合治理模式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清华大学方朝晖教授更是从关系本位、团体主义和此岸取向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认为这是阐明中国未来的政治与社会道路的关键。(作者:黄懿)

 

(作者为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学术秘书)

(来源:20141124日《北京日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