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4日,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饶宗颐宗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希伯来圣经研讨会于四川大学科华苑宾馆召开。研讨会得到了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圣经文学研究》编辑部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大、河南大学、上海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与四川大学等学术机构的30位专家学者与会。此次研讨会承袭首届(2014年山东大学)和第二届(2015年上海大学)的会议宗旨,围绕着圣经诠释、圣经批评方法、希伯来圣经与中国经典的跨文本阅读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是次研讨会安排了主题讲座,讲者为希伯来圣经研讨会的发起者、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李炽昌,讲题为“经文与经世:诠释希伯来圣经的双重关注”。作为世界上三大一神论宗教之来源的一个基础文本,希伯来圣经是人类文化遗产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宗教社群在历史场景中的智慧。其作者试图通过著述去书写生命,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为了在具体的社会政治处境中活化经文而去理解它。希伯来圣经诠释的这两重任务,要求读者去研究圣经的不同面向。古代以色列人从生命中的生死祸福,透视了人生的奥妙,洞悉了神人维度对生活的重要性。他们将民族的历史记忆与对将来的憧憬“文本化”为经典,也将文本“生活化”为经世致用的社群关顾与宗教情怀。李炽昌通过对希伯来圣经的经文分析,呈现了阅读宗教经典的丰富经验。
在开幕发言中,李炽昌在题为“对圣经诠释方法的反思”中,介绍了“文本/共处”(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的圣经诠释方法。这一新方法源自对“文本——处境诠释模式”的反思,后者大多数仍倾向于将圣经置于优先的单一文本地位,并试图将文本中的意义,用读者处境中之语言表达出来。然而这一方法却往往基于圣经的普世性假设,并且假设其他处境中不存在同等地位的经典。而“文本/共处”方法强调文本中的多重处境性、要理解它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跨文本性”(cross-textuality)及“文本多元性”(multi-textuality)。此外,研究圣经应该注意经文形成过程中的“四个书写策略”(4R解读法)——“迎”(receiving)、“拒”(rejecting)、“转”(reversing)、“合”(reinventing)。
往届会议中,关乎圣经研究理论的讨论都是重要部分,本届也不例外。有学者关注圣经诠释方法,古代以色列宗教史,并运用社会学方法来分析圣经文本。西北师大的姜宗强探讨了圣经的社会学诠释方法,总结该种方法目标乃是1)阐明圣经文献与古代社会的关系;2)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研究古代以色列的社会组织;3)探明圣经中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活模式。上海大学的黄薇梳理了19世纪以来,古代以色列宗教史研究的发展,认为以色列宗教史的研究如能在神学研究中得以发展,则对理解诠释希伯来圣经文本更有意义,也更符合希伯来圣经研究的未来方向。山东大学的姜振帅运用“社会空间”理论分析了祭司文本对空间要素的重新解释,新的解释一方面反映出犹太民族在流放及后流放时期的历史处境,另一方面也对犹太群体在流放时期身份的建构、延续及早期犹太教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有学者致力于不同传统中的文本和不同文本的传统之对照研究。中国社科院的蒋淼运用跨文本阅读法比较了《箴言》中的“智慧”和《道德经》中的“道”,指出二者都被赋予阴性品质,背后的原因是以一种补充与合作的姿态缓和与主流和现实的冲突与矛盾。南京大学的孟振华对希伯来圣经中“捆绑以撒”和中国传统故事“郭巨埋儿”作跨越解读,指出两个记载中,主人公都把儿女看成自己随意处置的财产。四川大学的赵艾东结合莎剧对圣经词语的借用与她在“圣经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感受,强调在学习英语文学作品过程中应重视对圣经文本的仔细阅读、深入了解圣经与西方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圳大学的林艳通过分析迦南神话和圣经文本中大量相同、相似的神祇之名和战争情节,得出迦南神话对希伯来神话有相当的影响,迦南战争神话在以色列的救赎史中焕发新的诠释生命,传统得以代代继承;以色列的历史也在广为传颂的战争神话里获得神学意义,增强了以色列百姓客服现实困难的信心。
教父时期和中世纪的圣经诠释、传统之争与圣经文学观念,是一个受到关注的议题。四川大学的田海华通过介绍两位中世纪著名的犹太释经家拉什和伊本·以斯拉,强调中世纪的犹太释经呈现出多面向的丰富特征,这得益于当时三大“圣书的宗教”在经典诠释领域的互动和融合。华东师大的张缨深入分析了迈蒙尼德对《耶利米书》9章23-24节的解读,探讨何为真正的智慧。河南大学的程晓娟梳理了教父时期和中世纪的圣经文学观念,指出当谈论具体的人或时代的圣经文学观时,可能需要把认知和态度分开来谈,文学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应当得到关照。河南大学的邱业祥在“两希之争”的视野下分析了奥尔巴赫对希伯来圣经文本和古希罗文学的比较,两个不同传统中信仰和哲学之争的核心在于:前者中,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而于后者,智慧出自于好奇。
此外,另有学者就文学进路、新旧版《和合本》的差异、经文的隐喻和承载的传统来深入探讨。中国社科院的钟志清介绍了文学史上首次以圣经时代为背景,并用圣经希伯来文撰写的小说《锡安之恋》,指出小说反应了客居欧洲的犹太人对家园的想象,激发了犹太启蒙时期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向往,唤起了回归锡安的渴望。汕头大学的卢龙光详细介绍了1919年版《和合本》与2010年《和合本》修订版的差异与修订原则。中山大学的曹坚介绍了从新教来华至建国前这段时期非基督徒人士对旧约和犹太文化的文字评述,论证汉语旧约诠释从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且说明这一转变对旧约思想进一步在中国的传播和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的意义。河南大学的陈会亮论述了妥拉中的“埃及”意向和象征,指出埃及一词并不一定指代地理意义上的埃及,而有可能指涉一种尊崇自身、重视物质享受、看重个人意志、肯定欲望满足的现世生活方式,而《出埃及记》很可能是告别旧有生活方式的信仰寓言。山东大学的李炽昌细致地比较研究《出埃及记》7-12章、《诗篇》78、105篇中的灾难叙事,认为《诗篇》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五经传统,而代表了灾难叙事的“传统-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灾难叙事又相应地反映了与它们密切相关的“传统-历史”处境。
该次希伯来圣经研讨会不仅为业内资深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也关注年轻学者的研究成果。6位来自四川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社科院和山东大学的研究生在会上作了报告。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下届希伯来圣经研讨会拟于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现场
合影
(供稿|摄影:吴华;编辑:李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