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5年前,“中国梦”的提出引起我国宗教界的强烈共鸣。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经济转型发展,到“一带一路”倡议……神州大地的新变化、新突破,总能引发宗教界的呼应和参与。这5年,宗教事务法治化进程在加快,五大主要宗教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积极适应社会,传递宗教正能量。宗教周刊从本期起,特别推出“中国宗教这五年”栏目,回顾总结5年来宗教领域的进展和经验,讲述宗教界参与民族复兴进程、共圆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
——“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作为一种文化,我很注意看宗教方面的著作,宗教在劝人向善方面有很多智慧,有很多有益的阐述。”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宗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如何看待宗教、对待宗教问题、提高宗教工作水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指导推动我国宗教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时隔15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以最高规格召开宗教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分析了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阐明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宗教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标志着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开创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关键是在“导”上下功夫。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发挥宗教界的积极性、主动性。
——全面阐述宗教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工作重点。
——宗教工作法治化是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人才培养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关键问题。
——突出强调把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是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期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级统战部门、宗教事务部门、宗教团体掀起了学习热潮,落实中央宗教工作决策部署。国家宗教事务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法治的方式推进宗教工作,以创新的精神推动解决突出问题,以“三严三实”的要求着力夯实基础,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了宗教界的强烈反响。宗教界人士表示,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当代中国宗教界及广大信众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谋篇布局:中国佛教协会带领全国佛教界及广大信教群众坚持人间佛教发展方向;中国道教协会做好道教文化在新时代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通过宣传教育,使国内广大穆斯林、国际伊斯兰教界都能够理解中国化、支持中国化;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制定5年规划纲要,推进天主教中国化;中国基督教两会继续坚持“三自”原则,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后,宗教事务部门、各宗教团体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工作重点。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宗教出现新气象,宗教工作出现新局面。
宗教在劝人向善方面有很多智慧,有很多有益的阐述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新疆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3位伊斯兰教代表人士和1位佛教代表人士发言时说,“作为一种文化,我很注意看宗教方面的著作,宗教在劝人向善方面有很多智慧,有很多有益的阐述。”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宗教并非洪水猛兽,并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立,相反,它们之间有许多内在一致性。“宗教在劝人向善方面有很多智慧”,也是要求全党、全社会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
“劝人向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的最高社会价值作出的精辟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文化作出的这一精准定位,对宗教界传递了理解与温暖,鞭策着宗教界开展健康宗教活动、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
2017年6月9日,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在东直门外清真寺举行“善行斋月·尊老敬老”爱心公益活动暨开斋晚宴。活动现场,充满着浓浓的关爱之情、祥和之气。6月22日至7月上旬,湖南省遭受强降雨,全省14个市州、120个县市区受灾。湖南省宗教界人士自发投身到抗洪抢险的行动之中。7月6日,以“尊道贵德、丰富人生”为主题的2017全国道文化夏令营在全国11个省市22个道观陆续开营。营员们在宫观里零距离感受“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见素抱朴”“无量度人”“道法自然”的道教文化。
……
2012年以来,宗教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捐款捐物总额达10余亿元。2015年,宗教界积极响应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将扶贫济困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推动宗教公益慈善向纵深发展。
中国宗教界持续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文化活动,行道立德、济世度人;或举行法会、讲经说法,或在清真寺宣讲《新编卧尔兹》;或在教堂讲道,劝化世人、以德育人,传递着宗教的正能量。
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倡导文明宽容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倡导文明宽容,“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文明冲突”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化积淀、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开阔的文化胸怀。
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畅谈了佛教西来东传的交流互鉴;讲到了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国宗教界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理念,通过宗教文化交流,发挥宗教民间外交的作用,联系各国人民的感情。
2016年9月24日,“2016崇圣论坛”在云南大理崇圣寺举办。论坛旨在搭建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国际交流对话平台,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人民之间的心意相通。2017年7月4日至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第三届“中国与伊斯兰文明:交融与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进一步推进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融互鉴……
近年来,中国宗教界通过世界佛教论坛、组织佛舍利境内外供奉、国际道教论坛、“道行天下”“圣经事工展”“伊斯兰文化展演”等形式,搭建对外友好交流平台,促进对话交流,增信释疑,促进民心相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宗教学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
对于宗教,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了学术的高位上。
“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宗教学视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之一,提出要加快完善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宗教学术话语是“中国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打造宗教学领域中国学术话语,已成为中国宗教学界的共识。
在2017年中国宗教学会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明确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说明宗教学的特殊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彰显。中国宗教学的拓展需要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健全整体学科建构,建设宗教学的分支学科。
2017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成立宗教研究院。这是继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之后,又一中国高等学府设立宗教学校级研究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游斌表示,研究院将致力于讲述好宗教的中国故事。
宗教界要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共圆中国梦
共圆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界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对习近平总书记说,“您提出的中国梦,给天下中国人新的力量,新的希望!”
显然,中国梦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拥有的梦想。
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看来,“中国佛教与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在众多的维度存在着深度契合。”
如今,中国梦正在引领中国宗教界的基本价值观,凝聚广大信教群众力量,引导宗教界爱国守法、开展公益慈善、服务社会、利益人群。(《中国民族报》记者蓝希峰)
(来源:2017年9月5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