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非洲宗教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7年10月9日

非洲是个宗教的万花筒。非洲人不但有自己众多特色鲜明的本土宗教,也欢迎外来的宗教,所以非洲宗教的多样性,在世界五大洲中无与伦比。非洲是宗教的博物馆。非洲人的宗教虔诚也在世界五大洲中首屈一指,近年来美国皮尤公司调查的结果表明,非洲所有国家的宗教虔诚度都排在世界前列。非洲人的生活中,通常没有宗教与世俗的区分,宗教与生活融为一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能在非洲找到热情的追随者,所以非洲是宗教的天堂。人类为宗教创造了天堂,而非洲则是宗教的天堂,只不过,前者是虚拟的概念,后者却是客观的存在。对于研究宗教的学者而言,非洲是最理想的研究对象,如果你研究宗教,请到非洲去。

非洲的宗教很少纳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但随着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增多,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们猛然发现,中国人要理解非洲,必须理解非洲宗教,必须了解非洲宗教的正负社会功能。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对中国在非人身安全和经济、政治利益的威胁和伤害,提醒我们要关注非洲宗教、研究非洲宗教,要对非洲宗教中潜在的相关风险有足够的警觉和正确的预判。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研究员主持的“‘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宗教风险研究”,将非洲宗教风险纳入其中,作为一个子课题重点研究,这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眼光的学术举措。

宗教风险研究毕竟是一个现实性较强的研究,须以基础研究为前提,显然中国学术界对非洲宗教的基础研究非常薄弱,除了翻译出版帕林德的《非洲传统宗教》之外,缺乏对非洲宗教最基本的历史与现状的引介性作品,中国学者的非洲宗教研究学术圈也未建立起来,与国际学术界的非洲宗教研究交流更是无从谈起。幸运的是,近年来中国有不少数学者逐渐认识到非洲宗教研究的学术与现实意义,将学术偏好向非洲宗教研究转移,陆续发表了一些学术成果,也引起了中国学界的部分关注。显然这些努力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了更进一步推动中国的非洲宗教学术研究,建立中国的非洲宗教学术团体,增加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与交流,2017928-29日,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课题组,在北京共同主办了“非洲宗教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苏州大学、贵州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与来自美国西北大学、波士顿大学、非洲肯尼亚、马拉维、印度等国际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交流。

北京大学的李安山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的罗伯特·洛奈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李安山教授以“在非中国移民的宗教生活”为题,将历史文献的记载和田野调查成果相结合,探讨了在历史与当代非洲中国移民的宗教生活及其特征。非洲的中国移民,宗教信仰具有多样性,大多信仰中国传统宗教、佛教、基督教,其中改信基督教的中国移民较多,也有信仰其他宗教者。在经过详细论证之后,李教授总结非洲中国移民的宗教有如下特点:1、多教并存,丰富多样;2、宗教信仰与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3、宗教信仰的融汇现象广泛存在。李安山教授从宗教史学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宗教信仰在非洲华人群体中的变迁及其文化作用、华人的宗教皈依及族群意识之间的关联等,体现出中国学者在世界史、华人史与宗教史等领域的拓展,让人耳目一新。

美国西北大学的罗伯特·洛奈教授的演讲,围绕“西部非洲伊斯兰教变迁动力”的主题,探讨近年来西非伊斯兰教众多变化背后的多重因素。洛奈教授首先回顾历史上西非伊斯兰教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早期伊斯兰教主要是撒哈拉商业的副产品,伊斯兰教是当地商业、宗教与政治精英的专属。近代西非的穆斯林圣战运动,第一次建立了真正的穆斯林政权。欧洲殖民统治给伊斯兰教扩张创造了条件,苏非教团借机发展,伊斯兰教进一步向非洲社会基层渗透。欧洲殖民者本想利用伊斯兰教辅助殖民治理,伊斯兰教却与民族主义一起,成为殖民政权的掘墓人。后殖民时期,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激进主义渐渐浮出水面,围绕教权传承、伊斯兰宗教教育、宗教虔诚的表达方式等问题,西非穆斯林陷入争论与分歧,苏非主义与萨莱菲主义之间的各种较量,成为当代西非伊斯兰教的主题。而伊斯兰激进主义的潮流,是西非内部社会矛盾推动与外部激进宗教意识形态共同作用的结果,暂未成为西非穆斯林社会的主流选择。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曾传辉研究员,对李安山教授和洛柰教授的主题演讲给予高度评价。

在“非洲基督教与佛教研究”专场中,浙江师范大学徐薇副教授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非洲独立教会——以锡安基督教会(Zion Christian Church)为例”的演讲中,对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非洲独立教会进行梳理与考察,并以其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锡安基督教会为个案,分析非洲独立教会与南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与发展趋势。印度佩伦政府学院助理教授阿屈米·埃桑格博士,给与会者展示了在非洲宗教背景下埃塞俄比亚正教会的独特性,在神学、仪式与建筑等多方面,本质上均是非洲和埃塞俄比亚社会特征的体现。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佳博士,则就非洲基督教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看法。她认为以五旬节-灵恩派为代表的新宗教运动成为当今非洲基督教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其中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同时,非洲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全球化及世俗化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或许是引发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因素。植根于非洲文化的土壤是基督教在非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杨健研究员,以“非洲佛教史提纲”为题,列举出非洲佛教的主要派别,重要历史人物,非洲佛教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开创非洲佛教研究之先河。

在“非洲伊斯兰教研究”专场中,肯尼亚滨海大学教授哈桑·姆瓦基马科,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宗教选举政治”为题,探讨了穆斯林和基督徒参与肯尼亚选举政治的背景、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李文刚副研究员,则为与会者疏理了中国的非洲伊斯兰教研究。他认为,中国学者开始关注非洲伊斯兰教研究,这对中非之间的交流,对相关学科建设等都意义重大。北京大学研究生邓哲远同学,以“奥斯曼··福迪奥及其圣战”为题,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奥斯曼··福迪奥这个历史人物在殖民时代、二一时代及伊斯兰主义时代的历史作用、价值解读及其原因。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员李维建以“非洲伊斯兰教:非洲传统宗教?”为题,阐述了非洲伊斯兰教应作为非洲传统宗教来理解的学术立场。

在“宗教与非洲社会”的专场中,苏州大学的郑宪副教授,围绕尼日利亚的宗教与国家、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追溯历史,拷问现实,并指出,理解尼日利亚的宗教与社会关系对理解整个非洲的宗教与社会关系都有示范作用,从而也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助益匪浅。贵州财经大学的肖海英教授,从非洲宪法的视角观察非洲伊斯兰教法的演变,她认为从非洲一些国家的宪法可以看出,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变迁,伊斯兰教法已经被继受国接受,并与本土习惯法和外来法相融并存,共同发展,在宪法、部门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士顿大学的提摩西·朗文副教授,向与会者展示出他考察布隆迪、卢旺达、民主刚果、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基督教会,与政府之间复杂的关系,认为各国教会与政府合作或对抗,取决于各国的环境或教会自身宗教或物质利益的考量。马拉维利隆圭大学的尼尔森·恩万吉·查姆瓦卡助理教授,以“宗教与可持续发展”为题,探讨巴哈伊组织在非洲各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努力及其成效,并认为,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中,必需依赖灵性原则,以真正的磋商为手段,解决当代非洲的问题,实现非洲可持续发展。

在接下来的“非洲宗教研究圆桌讨论”中,与会学者们分享了各自的学术经历与研究心得,并为中国的非洲宗教研究出谋划策。特别是来自美国与非洲的诸位学者,更是提出了真诚的建议。提摩西·朗文副教授建议,中国学者在研究非洲宗教时,必须尊重、关注非洲社会与宗教的一体性,世俗性的理解非洲宗教,恐怕很难触及根本,结论也会偏颇。研究非洲宗教,不但要知道宗教领域发生了什么情况,还要了解背后原因与非洲逻辑。罗伯特·洛奈教授建议,中国学者研究非洲宗教不能只靠书本,应多到非洲实地调查,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作品。西方学者的作品有时也是偏颇的,中国人要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中国学者除了关注一些宏观的命题,建议更多地从小处着眼,比如研究一座教堂,或清真寺,或一个小村庄,然后由点到面,可能会对非洲宗教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哈桑·姆瓦基马科教授建议,中国学者研究非洲宗教,在掌握英语、法语之外,必须要学习至少一门非洲语言,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会拉近与非洲人的距离,更容易深入非洲人的内心世界。徐薇副教授分享了她在非洲实地调研的经历,她认为,中国学者必须多了解非洲,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然调查工作可能会碰壁,难以推进。与会的中外学者相信,从这次成功的学术会议来看,未来中国的非洲宗教研究定会一片光明。对此,与会学者充满期待。

会议最后的闭幕及致谢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对会议予以高度评价,并对中外学者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对未来中国的非洲宗教研究充满信心。西亚非洲研究所的非洲社会与文化研究室主任李文刚副研究员,也从非洲研究的角度,对这次会予以高度评价。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李林副研究员主持了闭幕式,并向外国学者介绍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这次会议还得到伊斯兰教研究领域老一辈学者的关怀,金宜久、吴云贵、周燮藩等老先生多次在会前、会中、会后以多种方式跟踪、关注会议进展。会议的成功也离不开他们的关心与建议。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宗教风险研究”课题组全额资助,课题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郑筱筠副所长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与总指挥,多次与会议的具体召集人与组织者李维建副研究员沟通、谋划,研究会议细节。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研究员、副所长贾俐博士,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分别发言。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曾传辉研究员、唐晓峰研究员、杨健研究员或主持或评议,为会议贡献思想火花,共同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研讨会现场

现场

现场

与会学者合影

(供稿|摄影:李维建;编辑:李文彬)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