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500年”学术研讨会
2017年11月17日-19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宗教改革50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陈启能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国际文化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致辞
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研究员出席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陈启能研究员主持,中国国际文化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致开幕词。张顺洪研究员首先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代表表示欢迎,并对陈启能研究员为组织本次研讨会所做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宗教改革是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研究员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于沛研究员发言
在18日上午的会议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于沛研究员做了“宗教与当代中国:研究欧洲宗教改革的现代意义”的发言。他指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同时,宗教与科学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宗教表现出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的、国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中国开展宗教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明翰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明翰的发言题目是“路德新论——路德后期宗教改革实践及其对教育的贡献”,对路德后期宗教改革实践及其主要特点、路德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路德同伊拉斯谟、慈温利以及同加尔文的分歧和争论等有关问题做了探讨。同时,他梳理了百余年来中文学界对路德的评介和研究状况,并介绍了德国为纪念宗教改革500年而举行的相关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吴英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吴英研究员在“马克思的宗教理论”的发言中,援引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指出,宗教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的变化导致宗教的变化,并批判了韦伯的价值观决定论,主张“价值观是伴随正在发生的经济转型而发生的,而不是在它之前发生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姚介厚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姚介厚研究员做了“简论宗教改革的一种思想背景”的发言。他通过对基督教和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思想联系,中世纪经院哲学兴盛期内部的思想斗争,以及中世纪后期经院哲学解体激发科学理性与人文主义精神等三个方面的论述,强调了宗教改革的一种思想背景在于古希腊罗马哲学和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内在关联的演变,并在这种演变中不断增长、发展前者深涵的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
四川大学何平教授发言
四川大学何平教授的发言着重从跨文化的视角审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指出宗教改革的爆发是欧洲一系列跨国跨文化事件的结果。他分别强调了欧洲各地区改教思想互相影响、疾病首次跨洲传播、技术(主要是印刷技术)的跨洲传播以及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路线的改变对发生宗教改革的促进作用。
清华大学张绪山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张绪山教授的发言对威克利夫宗教改革思想的内容、渊源及其历史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指出“神恩统治论”是威克利夫宗教改革思想的前提和基石。在此基础上,威克利夫提出了他的教会观、圣礼观和教义观。他的改革思想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做了准备,对约翰·胡斯和马丁·路德都产生了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景德祥研究员发言
18日下午的会议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景德祥研究员做了“黑格尔世界历史哲学中的宗教改革”的发言。通过考察相关概念与著作版本问题,他指出,以往常见的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概念是不准确的。宗教改革在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不过,黑格尔在诠释宗教改革的世界历史意义时,就已经掺入了自己的国家主义的成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俞金尧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俞金尧研究员从婚姻制度改革的视角,阐述了德国宗教改革的世俗化倾向。他详细叙述了婚姻作为教会管理下的圣事逐渐向公共权利约束下的世俗事务转变的过程,而这种世俗化趋势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浙江师范大学王加丰教授发言
针对中国学术界对宗教改革的研究受英美学术成果影响较大的问题,浙江师范大学王加丰教授的发言“全面评价天主教国家的反宗教改革”提出,意大利在14、15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即已有了勤奋、理性等因素,宗教改革的很多理论来自天主教,反宗教改革可理解为天主教改革,而宗教改革也并非完全是新旧两大教派分庭抗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胡玉娟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胡玉娟研究员分析了“罗马”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所代表的各种复杂含义。她指出,古典学曾经在宗教改革者攻击罗马教会权威的运动中发挥了投枪作用,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又具有强烈的“去罗马化”意识。宗教改革之后,“罗马”渐渐淡出了欧洲政坛和教会。
北京师范大学孙立新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孙立新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路德神学及其悲观主义世界观”。他着重从神学角度探索了路德的宗教观念。他介绍了路德“塔楼悟道”的经历,将其神学体系概括为“唯有圣经”、“唯有基督”等四句,并认为路德在经过对经院哲学和神秘主义的扬弃和与人文主义者分道扬镳后,形成了对人和国家非常消极的看法。
北京大学王倩博士后发言
北京大学王倩博士后的发言“对马丁·路德的若干思考”,以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关键理念“基督教之爱”为例,挖掘了宗教改革的原则如何被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中的传单小册子作者予以改造利用,从而被赋予了革命性的社会政治含义,并引申出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社会秩序构建。
北京联合大学王利红教授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王利红教授在“路德新教改革的历史性与现代性”的发言中指出,从基督教萌芽到路德新教改革,教会本身至少经历了四次清晰可辨的转型。路德通过对于历史和现实的通盘反思,实现了新教改革不可逆的潮流,开启了西方世界乃至于全世界的现代性转向。奉行生存论和内在论神学的新教,与科学革命实现了历史的共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李俊姝博士后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李俊姝博士后的发言围绕“路德与女性”展开,并特别介绍了2003年出版的《路德关于女性》一书的成书过程与主要内容,阐释了该书对于研究宗教改革时期妇女问题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研究员发言
在19日上午的会议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研究员首先梳理了中国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受印度、欧洲等地影响的历程,详细论述了18世纪以来中西相遇后因经济社会问题而引发的冲突与融合,并分析了以中国文明为主体和全盘接受外来宗教文明等两种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吴云贵在为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中指出,人类的宗教信仰具有普遍性,我们需要全面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此外,他还强调了现代化进程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并据此解读了一些中东国家发生动荡的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林海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林海追踪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宗教改革的认识变迁过程。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改革的论述奠定了中国学者认识的基础,20世纪30、40年代的翻译和论著将认识水平显著提升,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则呈现出与现代化研究相结合等特点。
复旦大学博士后王首贞发言
复旦大学博士后王首贞的发言以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为例,通过探析市民宗教传播对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体系造成的冲击、以及德意志领地国家形成过程中宗教权力与新政治形态的交织与“融合”,表明德意志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是与此一时期遍及欧洲范围的宗教认同危机和教派纷争密不可分的。
四川大学张箭教授发言
四川大学张箭教授在“基督教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的发言中强调,基督教自形成以来,便一贯反对各种野蛮、落后、愚昧的风俗习惯,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施密特的《受其影响:基督教如何改造了文明》一书对此做了全面、系统、深入、集中的论述,成为集大成的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旭鹏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旭鹏研究员系统全面地梳理了近些年来国际学术界关于宗教改革问题的研究动态,将其分为现代化模式、心理分析模式、文化史模式、全球史模式、后现代(反现代)模式等多种研究模式,并细致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代表性论著及其优缺点。
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文涛副研究员主持闭幕式
与会学者围绕各位发言者的论题,就宗教起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跨文化互动与各地区改革的独特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联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闭幕式由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文涛副研究员主持。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此项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陈启能研究员强调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高理论概括水平对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作用。(世界历史研究所张炜供稿)
(来源: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