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作流传千古,家喻户晓,而南京鸡鸣寺就被誉为“四百八十寺”之首刹。
为什么鸡鸣寺在历史上会如此受重视?兴盛的南朝佛教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现在的鸡鸣寺又有哪些发展变化……
30多位国内有影响力的学者齐聚南京鸡鸣寺
5月26日至27日,第三届“南朝佛教与金陵”学术研讨会在鸡鸣寺隆重举行,30多位有影响力的佛教研究学者齐聚一堂,专题研讨南朝时期建康佛教人物,共同推动南朝佛教文化研究和江苏佛教文化建设。
此次研讨会由南京市佛教协会主办,南京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南京鸡鸣寺、江苏尼众佛学院承办。
开幕式现场
5月26日上午9点,研讨会开幕式在佛学讲堂举行,江苏省宗教事务局的相关领导、国内各大高校的佛教研究专家学者、江苏省佛教协会的大德法师和江苏尼众佛学院的学僧一起共襄盛举。
开幕式由江苏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南京清凉寺住持理海法师主持
南京佛教协会会长、栖霞寺住持隆相法师在开幕式上致辞
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栖霞寺住持隆相法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历史上,南京长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特别是在南朝时期,南京吸引了大批西域高僧前来弘法、译经,佛教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此次举行的研讨会也有特殊意义。隆相法师表示:2014年起,莲华法师发起两年一届的“南朝佛教与金陵”学术研讨会,并将其纳入“金陵礼佛文化月”系列活动中,使之与当代社会文化相适应,丰富了佛教中国化的时代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教授代表与会学者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教授代表现场的学者致辞。他概述了南朝佛教在推动佛教中国化、本土化的几个要点,例如梁武帝开办了佛教的水陆法会,梁武帝下敕令让僧人吃素,还有在佛教义理、宗派发展,以及与儒道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而,对于南朝佛教历史、义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研究佛教中国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全录在开幕式上讲话
江苏省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全录随后讲话,他表明已经举办第三届的研讨会对江苏尼众佛学院的佛教教育、南京佛教历史研究、江苏佛教文化发展都大有裨益。
研讨会主旨论坛现场
东南大学教授、金陵图书馆馆长、江苏尼众佛学院副院长董群教授主持主旨论坛
开幕式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了一场主旨论坛,由此次研讨会的学术召集人董群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孙亦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永革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对中国历史和佛教史有深度研究的杨曾文教授对南朝佛教文化历史十分重视,在这次研讨会上,他的演讲主要围绕“梁武帝的佛教观”展开,深入讲述了南朝梁武帝的佛教著述、佛教思想,以及这对促进佛教实现中国化的重大作用。作为著名的“皇帝菩萨”,梁武帝四次舍身佛寺、大力倡导佛教信仰的行为,极大的推进了佛教的盛行和发展。杨教授特别指出“梁武帝尤重《般若》与《涅槃》两部经典,直接影响了佛教‘空性’思想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思想的发展,对于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演化都有深远影响”。此外,梁武帝在宗教信仰领域把佛教置于最高地位,同时实行三教并用的政策。杨教授表示,在中国历史上,如梁武帝这般重视佛教又主张三教一致并用的帝王是独一无二的。因而,他在促进佛教实现中国化的影响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南京大学孙亦平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随后,主要研究中国道教文化的孙亦平教授讲演,她从三个非常特别的视角来讲述南朝佛教和今天的鸡鸣寺。孙教授本就是南京人,她对鸡鸣寺恢复重建后的快速发展,和新增的许多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服务空间非常有感触。其次,现在的鸡鸣寺是一座尼众住持的寺院,并办有尼众佛学院培养人才,这反映了尼众佛教教育欣欣向荣的发展。第三,作为道教文化研究学者,孙教授指出南朝时期佛道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变化值得学界关注和思考。孙教授从家乡视角、女性视角和道教研究视角三个方面出发的分享,对我们了解鸡鸣寺和南朝佛教提供了更丰富的层次、更多的角度和更贴切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研究南朝佛教历史人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梁武帝。他在推动佛教信仰、促进佛教中国化发展方面做了非常多值得关注的事。黄夏年教授的发言就从梁武帝诏令佛门僧人吃素开始展开。黄教授谈到梁武帝所作的《断酒肉文》及其对中国佛教的不食肉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他认为:“梁武帝发布佛教徒吃素诏令,已经过了近1500年,至今仍然在佛教界里有效,这也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有效诏令。”从这一点上来讲,黄教授表示,对梁武帝的一生,要正确地评价,既要看到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与教训,也要看到他为中国佛教发展,尤其是对佛教本土化、中国化发展的影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永革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最后,陈永革教授分享了他“鉴古知今”的一个学术研究课题。他讲述了自己20多年前常去鸡鸣寺的感受,及与现在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由此引出鸡鸣寺在中国佛教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非常典型的“官寺”。此次,他分享的主题便是“从古寺的传统来看金陵佛教”。需要注意的是,“官寺”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拓宽了寺院的功能,从以宗教职能的功能为主,逐渐增加了对文献整编、文化发展、佛经翻译等多方面的功能,这对于中国佛教文化的持续深入发展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就“官寺”这个话题,陈教授选取了历史上几座比较有代表性的寺院进行了分析,并联系了1983年划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一现状来详细讲述。
在接下来的交流对谈中,学者们又针对一些研究性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杨曾文教授也补充道:现在对“南朝佛教著述研究”“南朝佛教历史研究”还很不够,建议编著《南朝佛教史》。他还提出希望江苏尼众佛学院的比丘尼学僧在佛学研究方面也能不断发展提升。
分论坛现场
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做点评发言
主旨论坛精彩的发言结束后,30多位学者和法师进行了四场研讨。他们在南朝时期三教关系研究、南朝历史上的佛教人物研究、江南佛教文化发展、南朝和北朝佛教特点比较、梁武帝对中国佛教发展建设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和层次进行了交流讨论。(禅风网记者汤谷、万象现场报道)
(来源:禅风网)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