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江西】嗣汉天师府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5年9月29日

简介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和历代张天师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遗物。

 

历史

唐代天宝七年(748年),封张道陵第十五代孙为师,并赐田敕免租税。从此,教门兴旺,前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三十六座道院,称“真仙观”。宋崇宁四年(1105年),迁建于上清关门口上,道观始称“天师府”。元延佑六后(1319年)迁移上清长庆坊,即今天的上清镇西头。坊东为元碑亭,有碑石二,其一为敕赐玄教宗传之碑,元代著名文学家虞集撰,艺术家赵孟书,为书法珍品。

 

 

天师府经各朝维修、重建,房舍达五百余间,占地五万多平方米,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堂、书屋、花园、万法宗坊等部分组成,天师住房和养生殿等,面积900余平方米。内分大门、仪门、大庭院、三省堂等。层层迭迭,曲径回廓,甬道贯通,楼房殿阁,形似皇宫,龙柱金壁,雕梁画栋。院内古木参天。周围豫章成林,阴翳蔽日,环境清幽,风景优美。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天师府曾为兵火所焚,现存的大门、二门、三门、私第、万法宗坊等多为现代重建,仅有少量为明代建筑。府中神道合居,不仅居住着天师及其家人,还供奉三清、四圣、南北斗、二十八宿、三十六将神像。三师府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府第规格,又结合了封建衙署的功能需要,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的鲜明特征。府内藏有金匾、铜镜、铜钟及天师玉印,三五斩邪雌雄剑等文物珍品。张天师名号已承63代,是我国一姓嗣教受皇帝赐封时间最长的道派,困此流传着“北有孔夫子,南有张天师”之说。每年10月3日至9日,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就在这里举行,届时,海内外道教信徒云集天师府,参加道教法会表演,此时也是游览龙虎山的最佳时节,游客们将饱览道教之盛况。

 

建筑

天师府建筑工艺群,整个府弟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占地40000多平方米,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它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府内,天师府建筑工艺群,整个府弟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占地40000多平方米,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它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二门,进入二门,内为大院,钟楼、鼓楼稳踞大路西东,钟楼的在钟铸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距今已有650岁的高龄,钟长一丈,中圈一丈八尺,唇厚三寸九分,重9999斤。过钟、鼓楼,迎面而来的就是新近矗立的玉皇殿,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是府内最大最高的宫殿。殿内供奉身高9.999米的玉皇大帝,金童玉女侍立左右,邓、辛、张、陶等十二天君配祀两边。八条金龙飞舞楹间,整个大殿显示出人间天庭的森严,使人顿生“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玉皇殿西侧有碑廊,立着历代留下的众多石碑,其中最有名的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畀书写的《敕赐玄教大宗师张公碑》,距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此碑全文二千多字,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天师府内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属兼得山光水色型。

 

三门,进三门,就进入了天师府的私第。进门的院墙左右是“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对联。上端横批“相国仙府”,显示出主领江南道教的天师府的历史地位。天师殿原叫三省堂,由前中后三厅组成。前为过厅,中为会客厅(亦名狐仙堂),后为天师内宅。过厅前部有块圆的翠绿色盘石,名“迎送石”,是历代天师迎送客人到此留步的地方,虽时过数百年而色泽如新,也算奇事一桩。正厅中央供奉着三尊神像,在刀剑斧戟和龙虎旌旗拥护下,仗剑危坐的是祖天师张道陵,身旁悬有颂他道尊德贵的对联一副:“有仪可象焉,管教妖魔丧胆;无门不入也,谁知道法通天。”侍立两边的是他的两位高徒王长和赵升。后室,高悬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画像,后堂为江南院落式建筑。左右辟金光、紫气二门,正中过“道自清虚”门通后厅。

 

天井周,天井周以楼屋,堂为楼厅五间,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浮雕如生,呼之欲出。图案大致为三,一是神话故事和戏剧人物,二为云龙玉免,瑞兽祥禽,三为松竹花卉,清淡高雅,不落俗套。穿后厅而进,过八卦门,通灵芝园。门旁书有“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对联,园东西各建廊房四间,整齐相对,原为书房,现为道教研究室。园中有古老四季桂一株,树姿婆娑,四季飘香。灵芝园北为敕书阁,是保存皇帝圣旨诏文、书信之所,毁于清咸丰年间,正待恢复。书屋后为百花园,临池建纳凉居。池内养鱼,园中栽树,花木葱郁,秀色可餐。躺在这里纳凉,低头看水,枕流看山,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万神集聚的“万法宗坛”坐落在私第西边。正殿为三清殿,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东西殿为灵官殿和财神殿。灵官为道教巡察、护法、监坛之神,财神殿为骑黑虎杨银鞭“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的赵公元帅,他是守护张道陵玄坛的守护神,又号赵玄坛。

 

万法宗坛,万法宗坛院落内有雌雄罗汉松二株,偏大者为雄,偏小者为雌。传为南宋赵构母亲所栽。时隔千年,却依然树繁叶茂,生机勃勃。正一观和上清宫遗址 正一观旧址在龙虎山麓,坐北朝南,而水背山地方开阔平坦。乃第四代天师张盛从汉中携祖天师印剑符??迁回龙虎山建祠,祀祖天师的地方。《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就以“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这样生动的语句来描述这里的景色。天师府迁上清后,正一观渐渐被冷落,只留下一片废墟供人凭吊。从正一观继续往上走,便到了祖天师结炉炼丹的水帘洞、炼丹岩了。炼丹岩前临溪涧、峭石壁立,丹灶遗址尚存,草庐足迹仍在。水帘洞瀑布飞泻,状若珠帘,当年张道陵就是用此水炼成九天神丹的。龙虎山对面有成片的天师板栗林,据说为当年张天师亲手所植。天师栗个大香甜,据说可以益寿延年。

 

上清宫,上清宫距天师府二里,在上清镇东首,左拥象山,门对泸溪,面云林,枕台石。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时名“天师草堂”。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改“天师草堂”为“传录坛”;唐会昌年间,真宗赐传录坛额曰:“真仙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改上清观。正和三年(公元1118年),名上清正一宫,简称上清宫、大上清宫,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故有“仙灵都会”、“百神受职之所”之称。道教兴盛时期曾建有九十一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它原是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道宫之一。它和皇帝宫殿相比,仅矮一尺。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对上清宫的仙都风貌作过极为精彩的描写,从而使这座古老道宫显得更加神奇。 上清宫整个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为中心,分八门四方。现殿宇绝大部分被毁,但这座古老道宫的声名仍然显赫,家喻户晓,现存的东隐院,善恶井、梦床、神树和传说中的镇妖井等文物古迹,仍然强烈吸引着中外游人。
 
东隐院,东隐院在上清宫院内东侧,是龙虎山上清宫一座著名道院,也是上清宫目前残存的唯一道院。
 

地址

江西省鹰潭市上清镇龙虎山

 

交通

乘车至鹰潭市火车站或者汽车站下车,附近有班车至龙虎山景区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非本站原创)

(编辑:李文彬)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