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上海】圣母大堂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4年11月13日

 

简介

圣母大堂为东正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又称为新乐路教堂。

历史

1927年3月,上海工人暴动,位于闸北的东正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主显堂遭到中国军人洗劫和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保护西蒙主教和神职人员撤离。西蒙主教欲将法租界霞飞路圣尼古拉军人小教堂改作主教座堂,未能如愿,于是封闭了那座教堂,另租辣斐德路1233号(近霞飞路口)作为临时主教座堂(辣斐德路圣母堂)。这时,由于大部分俄国侨民移居法租界,西蒙主教计划在法租界新建一座主教座堂,并发行面值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献给天主”认捐券,募集建造所需款项。募集到的第一批款项为1.5万元,加上富孀利特维诺娃个人捐款4.5万元,于是购买位于劳而东路、亨利路口的3亩土地。由于所需款项超出俄侨承受能力,一时难以筹足,于是先在该地建造一所简易的木结构天使长加夫里洛教堂,作为临时主教座堂。1933年2月,西蒙主教病病逝,北京总会魏克托主教成立了筹建委员会,募得部分建造经费后,1933年6月4日圣神降临节,举行了奠基仪式。建筑师和画家利霍诺斯为大教堂设计图纸,赖尔工程师为教堂免费打桩。戈斯工程师则包下屋顶建设和电气设备的费用。1934年,伊望主教接任上海主教,主持完成了主教座堂的建筑,并且兼任堂长(1942年以后由罗果仁大司祭担任堂长)。1936年2月,圣母大堂建成。1949年5月,伊望主教离沪去美。1951年5月,杜润臣主教开始主持上海教区。1965年3月3日,杜润臣主教去世,中华东正教会上海教区和圣母大堂随之停止活动,当时俄国侨民几乎已经全部离开中国。1966年文革“破四旧”开始,已经空关的圣母大堂内圣像被毁,由上海电真空器件研究所占用,改为仓库。1988年,该教堂得到初步修复。1994年3月18日,上海市政府将圣母大堂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保护建筑。1980年代以后曾用作股票市场和阿罗哈圆顶音乐餐厅。上海尚存的数十名东正教徒对此多次表示不满。2004年,上海市政府将娱乐场所从教堂中迁出。2007年,开始进行大修,准备列为旅游景点。

建筑

圣母大堂是一座俄罗斯拜占庭风格的大型教堂。教堂平面呈方形,内部大厅为希腊十字式,能容纳2500多人。教堂穹顶由孔雀蓝色的一大四小五个鼓形圆穹顶组成,主穹顶高达35米,与奶白色的墙面形成强烈对比。教堂南侧还有一幢三层楼的神职人员宿舍。圣母大堂内部曾经布满圣像壁画。1966年文革时期,这些壁画消失。2007年11月,在教堂大修时发现,原有壁画仍完好保存在多层粉刷的石灰下,壁画的颜色还很鲜艳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新乐路(原上海法租界亨利路)55号。

交通

市内可乘公交41路、104路、128路,陕西南路淮海中路站;94路,襄阳北路长乐路站;

乘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非本站原创)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