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2010年第06期中、英文目录
儒家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传统儒学对公平正义治国理念的双重效应/李锦全/04
再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郭齐勇/10
儒家生态思想研究
孔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伦理意蕴/谢翠蓉、李承宗/25
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
——兼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比较/刘海龙/31
论王弼玄学的生态智慧/刘国贞/37
儒学研究
孔子“父子相隐”思想的现代法律精神解读/张本顺/44
《礼记》服饰制度的伦理意蕴/夏高发/53
“权变”与《公羊春秋》在汉代的兴盛/朱松美/60
试析儒学与日本神道的关系/牛建科/69
论孙学与儒学之关联/宋志明/78
儒家圣人观研究
耳目与圣智
——出土材料所见的思想传统/谢耀亭/87
超凡与人俗
——朱子四书学圣人观略析/许家星/94
老子研究
《道德经》道德观念新论/姜萌/105
儒家修辞学研究
孟子的修辞思想/池昌海/115
书评
中国经学史研究的一大创获
——评焦桂美博士《南北朝经学史》/崔晓新/125
CONFUCIUS STUDIES
(Bimonthly)
No.6 (Serial No. 122)
Sponsored by China Published on
Confucius Foundation November 25, 2010
MAIN CONTENTS
Studies on Confucian Thoughts of Equity and Justice
The double effects of Confucianism on governance conception of equity and justice
┈┈┈┈┈┈┈┈┈┈┈┈┈┈┈┈┈┈┈┈┈┈┈┈┈ Li Jinquan (04)
Further discussion on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justice theory
┈┈┈┈┈┈┈┈┈┈┈┈┈┈┈┈┈┈┈┈┈┈┈┈┈┈ Guo Qiyong (10)
Studies on Ecological Thought in Confucianism
The ecological ethics in Confucius’ natural philosophy
┈┈┈┈┈┈┈┈┈┈┈┈┈┈┈┈┈┈┈┈ Xie Cuirong Li Chengzong (25)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Confucian thought of kindheartedness
┈┈┈┈┈┈┈┈┈┈┈┈┈┈┈┈┈┈┈┈┈┈┈┈┈┈ Liu Hailong (31)
On the ecological meaning in Wang Bi’ s meta hysics
┈┈┈┈┈┈┈┈┈┈┈┈┈┈┈┈┈┈┈┈┈┈┈┈┈┈ Liu Guozhen (37)
Studies on Confucianism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modern legal spirit in Confucius’ “FU ZI XIANG YIN”
┈┈┈┈┈┈┈┈┈┈┈┈┈┈┈┈┈┈┈┈┈┈┈┈┈ Zhang Benshun (44)
The ethical meaning of clothing system in the Book of Rites
┈┈┈┈┈┈┈┈┈┈┈┈┈┈┈┈┈┈┈┈┈┈┈┈┈┈┈ Xia Gaofa (53)
Contingency and the prosperity of Spring and Autumn by Gong Yang in Han Dynasty
┈┈┈┈┈┈┈┈┈┈┈┈┈┈┈┈┈┈┈┈┈┈┈┈┈┈ Zhu Songmei (6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Shinto
┈┈┈┈┈┈┈┈┈┈┈┈┈┈┈┈┈┈┈┈┈┈┈┈┈┈ Niu Jianke (69)
The relevance of Confucianism with the study of Sun Zi
┈┈┈┈┈┈┈┈┈┈┈┈┈┈┈┈┈┈┈┈┈┈┈┈┈┈ Song Zhiming (78)
Studies on the Ciew of Sage in Confucianism
Er Mu and the sacred wisdom: The thought tradition in unearthed material
┈┈┈┈┈┈┈┈┈┈┈┈┈┈┈┈┈┈┈┈┈┈┈┈┈┈ Xie Yaoting (87)
The view of sage in Zhu Xi’ s study of the four books
┈┈┈┈┈┈┈┈┈┈┈┈┈┈┈┈┈┈┈┈┈┈┈┈┈┈ Xu Jiaxing (94)
Studies on Lao Zi
A new discussion on the moral ideas in Moral Classics
┈┈┈┈┈┈┈┈┈┈┈┈┈┈┈┈┈┈┈┈┈┈┈┈┈┈ Jiang Meng (105)
Studies on the rhetoric of Confucianism
Meng Zi’ s thought of rhetoric
┈┈┈┈┈┈┈┈┈┈┈┈┈┈┈┈┈┈┈┈┈┈┈┈┈ Chi Changhai (115)
Book Review
A great achievement in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classic learning in China: On Doctor Jiao Guimei’ s History of Classic Learning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 Cui Xiaoxin (125)
《孔子研究》2010年05期中、英文目录
儒家外交理念研究
试论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陈尚胜/04
孔子研究
孔子对天人关系的本体论诉求/崔涛/18
孔子经济思想简论/周建波/28
《中庸》研究
《中庸》两篇说献疑/黄维元/35
《中庸》仁学四境论
——基于《中庸》文本解读的孔子仁学体系新诠释/刘鹿鸣/41
《诗经》研究
《诗经·国风》爱情诗解读/苏伟民/53
儒学史研究
中国古代“忠义”内涵及其演变探析/秦翠红/58
论颜师古《论语》注在唐初的学术转型意义/蒋鸿青、田汉云/63
浅议二苏对“思无邪”的心性阐释/谷建/72
孝文化研究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考论
——兼论孔子对《书》孝文化精神的把握/何发甦 /80
孟子的“劳而不怨”是愚孝吗?
——兼与孔子“以直报怨”比较/林光华/87
论“孝感”思想的产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朱明勋/94
国外儒学研究
美国报纸上的孔子与近代中国的衰落,1882—1920/张涛/104
通俗简练 瑕不掩瑜
——评戴维·亨顿的《论语》和《孟子》英译/金学勤/117
学术动态
“近三十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谢远笋/124
CONFUCIUS STUDIES
(Bimonthly)
No. 5 (Serial No. 121)
Sponsored by China Published on
Confucius Foundation September 25, 2010
MAIN CONTENTS
Studies on Confucian Diplomatic Idea
The basic idea of foreign affairs in Chinese tradition
┈┈┈┈┈┈┈┈┈┈┈┈┈┈┈┈┈┈┈┈┈┈┈┈┈ Chen Shangsheng (4)
Confucius’ requirement for ontology about heaven-man relationship
┈┈┈┈┈┈┈┈┈┈┈┈┈┈┈┈┈┈┈┈┈┈┈┈┈┈┈┈ Cui Tao (18)
On Confucius’ economic thought
┈┈┈┈┈┈┈┈┈┈┈┈┈┈┈┈┈┈┈┈┈┈┈┈┈┈ Zhou Jianbo (28)
Is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composed of two articles?
┈┈┈┈┈┈┈┈┈┈┈┈┈┈┈┈┈┈┈┈┈┈┈┈┈ Huang Weiyuan (35)
The four conditions of benevolence theory i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Liu Luming (41)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ve poems in Marry and Loue Ballads of The Book of Songs
┈┈┈┈┈┈┈┈┈┈┈┈┈┈┈┈┈┈┈┈┈┈┈┈┈┈┈ Su Weimin (53)
The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of “Loyalty”in ancient China
┈┈┈┈┈┈┈┈┈┈┈┈┈┈┈┈┈┈┈┈┈┈┈┈┈┈ Qin Cuihong (58)
The significance of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of Yan Shigu’ s notes to The Analects in early Tang Dynasty
┈┈┈┈┈┈┈┈┈┈┈┈┈┈┈┈┈┈ Jiang Hongqing Tian Hanyun (63)
Su Shi and Su Zhe’ s mental interpretation of “Thinking without Evil”
┈┈┈┈┈┈┈┈┈┈┈┈┈┈┈┈┈┈┈┈┈┈┈┈┈┈┈┈ Gu Jian (72)
Confucius’ understanding of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he Book of Documents
┈┈┈┈┈┈┈┈┈┈┈┈┈┈┈┈┈┈┈┈┈┈┈┈┈┈┈┈ He Fasu (80)
Is Mencius’ “Working without complaints” blind filial piety?
┈┈┈┈┈┈┈┈┈┈┈┈┈┈┈┈┈┈┈┈┈┈┈┈┈┈ Lin Guanghua (87)
On the origin and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feeling”
┈┈┈┈┈┈┈┈┈┈┈┈┈┈┈┈┈┈┈┈┈┈┈┈┈┈ Zhu Mingxun (94)
Confucius in American news papers and the falling of modern China, 1882-1920
┈┈┈┈┈┈┈┈┈┈┈┈┈┈┈┈┈┈┈┈┈┈┈┈┈┈ Zhang Tao (104)
Review 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Analects and Mencius translated by David Hinton
┈┈┈┈┈┈┈┈┈┈┈┈┈┈┈┈┈┈┈┈┈┈┈┈┈┈ Jin Xueqin (117)
Academic Trends
A Summ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Recent Thirty
Years: Review and Prospect
┈┈┈┈┈┈┈┈┈┈┈┈┈┈┈┈┈┈┈┈┈┈┈┈┈┈ Xie Yuansun (124)
《孔子研究》2010年第04期中文目录
儒学与人类文化研究
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
——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洪修平/04
中西乌托邦观念:比较研究及文化启示/张彭松/14
再论“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如何可能?
——杜维明的儒学发展观析论/陶武/22
孔子研究
论孔子成为圣人之过程及其他/周炽成/30
圣者情怀
——“丧家之狗”试解/张云飞/40
孔子的社会理想/赵士孝/49
仲弓任季氏宰小考/林志鹏/58
儒家宗教性研究
关于“儒教”概念的考察及其思考/杨义芹/61
为四海之人道立极 为世界之宗教立枢
——唐君毅论儒学的宗教精神/王敬华/69
《论语》学研究
两晋《论语》注的总结
——论江熙《论语集解》/闫春新/75
叶适《论语》学思想的特色/唐明贵/85
儒家与道家研究
从“逍遥游”到“人境庐”
——论庄子思想与传统士人出世隐逸人格在魏晋时代的确立/刘红红,张玉春/93
庄子境界中的儒家/陆建华/102
三十年来老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韩国良/108
学术动态
“多元价值审视下的中国哲学”研讨会综述/陶有浩,刘伟/117
实体、实心、实学、实用
——第十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姜璋玮/121
书评
深度诠释中国哲学精神的成功尝试
——读《中国古典哲学略述》李翔海/124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阳明学研究丛书》评介/宫云维/126
(资料提供:郁丽)
CONFUCIUS STUDIES
(Bimonthly)
No. 4 (Serial No. 120)
Sponsored by China Published on
Confucius Foundation July 25, 2010
MAIN CONTENTS
Confucianism, Chinese culture and world multi-civil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s among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 Hong Xiuping (4)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 of utopia: Comparative study and cultural enlightenment
┈┈┈┈┈┈┈┈┈┈┈┈┈┈┈┈┈┈┈┈┈┈ Zhang Pengsong (14)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third stag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An analysis of Du Weiming’ s conception of Confucianism development
┈┈┈┈┈┈┈┈┈┈┈┈┈┈┈┈┈┈┈┈┈┈┈┈┈┈ Tao Wu (22)
Confucius’ becoming a sage: Its process and others
┈┈┈┈┈┈┈┈┈┈┈┈┈┈┈┈┈┈┈┈┈┈┈ Zhou Chicheng (30)
The sage’ s feeling: A explanation of “homeless dog”
┈┈┈┈┈┈┈┈┈┈┈┈┈┈┈┈┈┈┈┈┈┈┈ Zhang Yunfei (40)
Confucius’ social ideal
┈┈┈┈┈┈┈┈┈┈┈┈┈┈┈┈┈┈┈┈┈┈┈ Zhao Shixiao (49)
A quiz on Zhong Gong being prime minister in Ji
┈┈┈┈┈┈┈┈┈┈┈┈┈┈┈┈┈┈┈┈┈┈┈┈ Lin Zhipeng (58)
Examination and considerations on the concept of “Confucian Religion”
┈┈┈┈┈┈┈┈┈┈┈┈┈┈┈┈┈┈┈┈┈┈┈┈ Yang Yiqin (61)
Tang Junyi on the religious spirit of Confucianism
┈┈┈┈┈┈┈┈┈┈┈┈┈┈┈┈┈┈┈┈┈┈┈ Wang Jinghua (69)
Studies on research of The Analects
A summary of notes on The Analects in Jin Dynasties: on Jiang Xu’s Collected Notes on The Analects
┈┈┈┈┈┈┈┈┈┈┈┈┈┈┈┈┈┈┈┈┈┈┈┈ Yan Chunxin (75)
The feature of Ye Shi’s thought on research of the Analects
┈┈┈┈┈┈┈┈┈┈┈┈┈┈┈┈┈┈┈┈┈┈┈ Tang Minggui (85)
On Zhuang Zi’s though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tired personality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 Liu Honghong Zhang Yuchun (93)
Confucianism in Zhuang Zi’s perspective
┈┈┈┈┈┈┈┈┈┈┈┈┈┈┈┈┈┈┈┈┈┈┈┈ Lu Jianhua (102)
The Study of Laoxue in recent thirty years: Problems and reflections
┈┈┈┈┈┈┈┈┈┈┈┈┈┈┈┈┈┈┈┈┈┈┈ Han Guoliang (108)
A Summary of Seminar on China Philosophy Viewed in Multi-Value.
┈┈┈┈┈┈┈┈┈┈┈┈┈┈┈┈┈┈┈┈ Tao Youhao Liu Wei (117)
A Summary of the Anniversary of Korea Real Learning Museum and 11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Real Learning in East Asia
┈┈┈┈┈┈┈┈┈┈┈┈┈┈┈┈┈┈┈┈┈┈ Jiang Zhangwei (121)
Review on Feng Dawen’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ina Classic Philosophy
┈┈┈┈┈┈┈┈┈┈┈┈┈┈┈┈┈┈┈┈┈┈┈ Li Xianghai (124)
Review on Yang-Ming Study Serials
┈┈┈┈┈┈┈┈┈┈┈┈┈┈┈┈┈┈┈┈┈┈┈ Gong Yunwei (126)
《孔子研究》2010年第04期文章内容提要
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
——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
洪修平
提要: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和基础。儒学本身是在与诸子百家的争鸣中成长,在与佛、道的交融中发展的。儒学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也对佛、道等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宋明时代的儒学,其实是以原始儒学为基点,融摄了佛、道等多种思想,是儒佛道三教的合一。儒学的当代使命,与儒学自身的特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
关键词:儒学 儒佛道三教 中国文化精神 世界多元文明
作者:洪修平,男,1954年生,江苏苏州人,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
中西乌托邦观念:比较研究及文化启示
张彭松
提要:“乌托邦”是人类对现实中不可能最终实现的终极性社会理想的一种总体性构想或设计。通过对中西乌托邦观念的比较研究,以此作为理论契机折射出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补充与对话,在“历史的终结”乐观主义背后的现代性之隐忧中,尤为凸显其意义。在文化领域引入乌托邦,从中发现和吸取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精神力量,使人类的现代文明健康发展。
关键词:乌托邦 大同 文化 文明
作者:张彭松,男,1974年生,黑龙江同江人,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乌托邦理论与应用伦理学研究。
哈尔滨 150080
再论“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如何可能?
——杜维明的儒学发展观析论
陶武
提要:在众多主张儒学发展的论说中,“儒学的第三期发展”是学术界多年来关注较多且又尚存争议的话题之一。通过对杜维明有关儒学发展的五个步骤、面对西方文化的四个回应、尚需解决的三个问题、应予澄清的两个误解以及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等诸多论题予以梳理和解析,可以窥知杜维明儒学发展观的学术理路和实践诉求,为探讨儒学当代发展的可能路径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杜维明 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回应
作者:陶武,男,1968年生,安徽长丰人,哲学硕士,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儒家哲学研究。
合肥 230051
论孔子成为圣人之过程及其他
周炽成
提要:孔子之成为圣人,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两三百年之久,这就是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末年的那段时间。孔子不是到了汉代才被公认为圣人。促使孔子成为圣人的,完全是民间的力量,官方的力量并没有起作用。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等对此当然起了作用,但不能夸大这种作用。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孔子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的圣人,而不只是帝王的圣人,不只是所谓“统治阶级”的圣人。圣人与神不同,故尊孔子为圣人,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他的迷信。
关键词:孔子 圣人 专制
作者:周炽成,男,1961年生,广东郁南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广州 510631
圣者情怀
——“丧家之狗”试解
张云飞
提要:分析说孔子如“丧家之狗”一典的各种出处,可知此“丧”字应读平声,“丧家”意为丧事人家,暗喻当时礼崩乐坏的周王朝。孔子为国为民忧伤憔悴,是以“累累若丧家之狗”。相关记载反映了孔子的圣者情怀。还原孔子的前提是还原“圣人”。“圣人”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概念,凡圣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照大多数标准来看,孔子都是圣人。真正地还原孔子,无须也不可能把历史赋予孔子的圣人称号撤去。
关键词:丧家之狗 累累 圣人
作者:张云飞,男,1982年生,江西于都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北京 100871
孔子的社会理想
赵士孝
提要:孔子的大同思想,其主要特点是“天下为公”。大同思想确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大同思想是对历史上优秀思想的继承和总结。大同思想与小康思想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谓《礼运》篇中的大同思想属于墨子的观点是根本不成立的。
关键词:大道 天下为公 唐虞之道 天下为家 六君子 货力为己
作者:赵士孝,男,1931年生,浙江余姚人,郑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郑州 450052
仲弓任季氏宰小考
林志鹏
提要:根据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仲弓》及传世文献的记载,可以证知《论语?子路》所记“仲弓为季氏宰”乃仲弓任季桓子家宰,其任职时间从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至鲁哀公三年(前492年)。
关键词:仲弓 宰 上博楚简 《论语》
作者:林志鹏,男,1972年生,台湾台北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战国出土文献及先秦学术史。
北京 100871
关于“儒教”概念的考察及其思考
杨义芹
提要:儒教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各种观点加以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儒教概念的使用十分混乱,这无益于严谨的学术争论的开展。因此,有必要考察儒教概念的缘起及其内涵,将宗教意义上的儒教与哲学意义上的儒家(儒学)加以区分,并进行研究视角的新转化。
关键词:儒教 宗教 儒家 儒学
作者:杨义芹,女,1965年生,天津人,法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编辑部副研究员。
天津 300191
为四海之人道立极 为世界之宗教立枢
——唐君毅论儒学的宗教精神
王敬华
提要:唐君毅认为,儒学有宗教精神,但不是一般的宗教。儒学与所有人类高级的宗教一样,重视为人生求得一确定的安身立命之地。儒学中的自信精神,终将成为一切宗教的结局地。儒教即“人之本心本性即天性天心”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家之三祭中含有宗教意义。三祭中所表现的宗教精神依于一种“返本报本”的思想而立。三祭可使人的心灵兼具保存与创造之功。三祭否定原罪说,不是消极地求解脱罪苦,而是积极地报恩崇德。唐氏以宗教义理的会通作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消融各宗教间的矛盾与冲突,凸显了中国儒学宗教思想的特色。他不仅在儒学思想中找到了宗教性,而且把儒学作为人生的归宿。
关键词:唐君毅 儒学 宗教精神
作者:王敬华,男,1959年生,山东高唐人,哲学博士,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伦理学研究。
聊城 252059
两晋《论语》注的总结
——论江熙《论语集解》
闫春新
提要:在中国经学史尤其是魏晋《论语》注释史上,江熙《论语集解》有着重要的地位。从经学史的角度说,何晏《论语集解》与江熙《论语集解》相比,前者主要为汉注的精粹集合,后者是两晋《论语》注的总结与汇集。它是在参考卫瓘、李充、孙绰与范宁等晋人《论语》注的基础上,根据已意筛选、编撰而成的。由于上述晋注在南朝时便大都散佚,因而江熙《论语集解》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就其中的江氏注文及其思想而言,江注充分体现了东晋的解经特色:不仅凸显了江熙个人作为东晋中后期经学家的儒学立场,而且透射出魏晋玄学思潮在《论语》诠释上的某些特点,其思想价值更不可忽视。
关键词:江熙 《论语集解》 晋注汇总 儒玄双修 援佛入儒
作者:闫春新,男,1971年生,山东嘉祥人,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博士后。
山东曲阜 273165
叶适《论语》学思想的特色
唐明贵
提要:叶适在释读《论语》时,注意扬弃前人思想,注重推陈出新。在诠释《论语》中,他采用了经与史、义理与史实结合的解经方法,提出了事功与德性统一,事功与践行统一的主张。他否定了曾子独得从尧到孔子的一脉相承之道而传之的说法,认为曾子把一贯之道简化成了“忠恕之道”,仅保留了“止于其身”之道,因此他不是独得孔子之传而又传之后人的关键人物。叶适的上述做法,一方面丰富了《论语》学的解经方法,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故无论是在《论语》学史上,还是在当时的学界,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叶适 《论语》 永嘉学派
作者:唐明贵,男,1971年生,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论语学史、中国哲学。
山东聊城 252059
从“逍遥游”到“人境庐”
——论庄子思想与传统士人出世隐逸人格在魏晋时代的确立
刘红红 张玉春
提要:中国传统士人的人格形态具有“入世”和“出世”的二元对立特征,其“出世隐逸”的一元导源于庄子的“逍遥游”思想,确立于魏晋时代。正是魏晋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环境,为士人“出世隐逸”人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内外部条件。从庄子的“逍遥游”到陶渊明的“人境庐”,不仅展现了魏晋士人充满艰辛曲折和悲愤痛苦的心路历程,而且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于世事红尘之外找到了一个身心栖息的家园。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出世 隐逸 陶渊明
作者:刘红红,女,1969年生,湖北郧阳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华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张玉春,男,1952年生,辽宁阜新人,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研究。
广州 510632
庄子视界中的儒家
陆建华
提要: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著名代表,站在道家立场,批评孔子、批评儒家处甚多。透过这些批评,我们发现,庄子熟悉儒家人物,谙熟儒家著作,精通儒家思想。庄子视界中的儒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为经典,以仁义为思想核心,同时,还以仁义为人性的内容。此外,庄子视界中的儒家又以感官欲望为人性内容。仔细考究庄子视界中的儒家思想,更多地是对孟子和告子思想的概述和提炼。
关键词:庄子 儒家 仁义 老子 孔子
作者:陆建华,男,1965年生,安徽长丰人,哲学博士,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合肥 230039
三十年来老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韩国良
提要:新时期以来的老学研究,其话语背景仍是西方哲学,并没有走出西方哲学的套路,老子哲学的民族特色仍然受到遮蔽。具体说来,其缺憾主要表现为:在文字校勘上,停滞不前,对老子经文缺乏深入的考证;在本体论探讨上,削足适履,机械地与现代思想相比附;在人性论研究上,突出差异,看不到儒道仁义观的统一;在文体考辨上,盲目疑古,以个人偏爱代替历史逻辑。
关键词:老子 老子哲学 西方哲学
作者:韩国良,男1964年生,河南新野人,文学博士,南阳师范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论与佛道文化。
河南南阳 473061
(资料提供:郁丽)
《孔子研究》2010年第03期中文目录
儒家哲学研究
汉代“人性不平等论”的成立/王中江/04
也谈孔子的人性观/郭海燕/18
孔孟“权”观念的类型学分析/韩中谊/25
以百姓之身跻臻圣境的生命期许
——明儒王艮之人格理想的考察/张路园/35
《周易》研究
《周易》卦爻起源新解/张晓雨/41
王船山的艮卦阐释与儒家的知止思想/周广友/45
《诗经》研究
《诗经》教育价值考论/张蕊,俞启定/54
《毛诗故训传》名义考释
——兼论《毛诗故训传》独传的原因/于淑娟/59
儒家文化研究
论汉代孝德教育/卢明霞,王立仁/68
士人传统与立命安身
——鲍照与刘宋忠孝观念的离合/李鹏/76
西夏国家文化的构建/孔德翊/83
儒佛道研究
在道儒之间:道教经典《太平经》政治伦理的儒家意蕴/李广义/90
柳宗元:唐代三教融合思潮中的儒家代表/张勇/97
儒佛生死观的差异
——以二程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为中心/刘立夫,张玉姬/107
学术动态
2009年“国际明清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纪念
萧萐父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会议综述/黄郭兵/11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首届闽台孔庙保护学术研讨会论点综述/黄海德/121
书评
中古思想史研究的力作
——读王洪军著《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韩涛/125
先秦哲学研究的返本与开新
——读白奚著《先秦哲学沉思录》/崔存明/127
CONFUCIUS STUDIES
(Bimonthly)
No. 3 (Serial No. 119)
Sponsored by China Published on
Confucius Foundation May 25, 2010
MAIN CONTENTS
Studies on Confucian Philosophy
Formation of the inequality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Han Dynasty
┈┈┈┈┈┈┈┈┈┈┈┈┈┈┈┈┈┈┈┈┈┈ Wang Zhongjiang (4)
Remarks on Mencius’ view of human nature
┈┈┈┈┈┈┈┈┈┈┈┈┈┈┈┈┈┈┈┈┈┈┈┈ Guo Haiyan (18)
A typological analysis on Confucius and Mencius’ idea of “right”
┈┈┈┈┈┈┈┈┈┈┈┈┈┈┈┈┈┈┈┈┈┈┈┈ Han Zhongyi (25)
An investigation on Wang Gen’ s Personality ideal
┈┈┈┈┈┈┈┈┈┈┈┈┈┈┈┈┈┈┈┈┈┈┈ Zhang Luyuan (35)
Studi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origin of hexagram yao in the Book of Changes
┈┈┈┈┈┈┈┈┈┈┈┈┈┈┈┈┈┈┈┈┈┈┈ Zhang Xiaoyu (41)
Wang Chuanshan’ s explanation of hexagram gen and Confucian thought of wisely suspending
┈┈┈┈┈┈┈┈┈┈┈┈┈┈┈┈┈┈┈┈┈┈┈ Zhou Guangyou (45)
Studies on the Book of Songes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Book of Songs
┈┈┈┈┈┈┈┈┈┈┈┈┈┈┈┈┈┈┈┈ Zhang Rui Yu Qiding (54)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name of Mao Shi Gu Xun Zhuan
┈┈┈┈┈┈┈┈┈┈┈┈┈┈┈┈┈┈┈┈┈┈┈┈ Yu Shujuan (59)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filial piety in Han Dynasty
┈┈┈┈┈┈┈┈┈┈┈┈┈┈┈┈┈┈┈ Lu Mingxia Wang Liren (68)
Bao Zhao’ s parting and reunions with the idea of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in Liu Song Dynasties
┈┈┈┈┈┈┈┈┈┈┈┈┈┈┈┈┈┈┈┈┈┈┈┈┈┈ Li Peng (76)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of Western Xia Dynasty
┈┈┈┈┈┈┈┈┈┈┈┈┈┈┈┈┈┈┈┈┈┈┈┈┈ Kong Dexu (83)
Between Daoism and Confucianism: the Confucian meaning of political ethics in Tai ping Jing
┈┈┈┈┈┈┈┈┈┈┈┈┈┈┈┈┈┈┈┈┈┈┈┈ Li Guangyi (90)
Liu Zongyuan: representative of Confucianism in the thought of the fusion of three religions in Tang Dynasty
┈┈┈┈┈┈┈┈┈┈┈┈┈┈┈┈┈┈┈┈┈┈┈┈ Zhang Yong (9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iews on life and death of Daoism and Confucianism
┈┈┈┈┈┈┈┈┈┈┈┈┈┈┈┈┈┈┈ Liu Lifu Zhang Yuji (107)
Summ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cademic Thought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In memory of the 85th Anniversary of Mr. Xiao Shafu’ s Birthday
┈┈┈┈┈┈┈┈┈┈┈┈┈┈┈┈┈┈┈┈┈┈ Huang Dunbing (117)
Summary of First Symposium on the Protection of Confucian Temples in Fujian and Taiwan
┈┈┈┈┈┈┈┈┈┈┈┈┈┈┈┈┈┈┈┈┈┈┈ Huang Haide (121)
Review on Mr. Wang Hongjun’ s Integratixe Study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in middle ancient times
┈┈┈┈┈┈┈┈┈┈┈┈┈┈┈┈┈┈┈┈┈┈┈┈┈ Han Tao (125)
Review on Bai Xi’ s Meditation on Pre-Qin Philosophy
┈┈┈┈┈┈┈┈┈┈┈┈┈┈┈┈┈┈┈┈┈┈┈ Cui Cunming (127)
《孔子研究》2010年第03期文章内容提要
汉代“人性不平等论”的成立
王中江
摘要 不同于东周时代主流的人性平等论,汉代哲学家热衷于主张人性不平等论,一般称之为“性三品”。汉代哲学家建立和论证人性不平等论,运用了东周时代不同的人性论思想资源,其采取的方法是调和、改造和挪用,以此得出了迥然不同的新的人性论模式。将人性论与阴阳之气和元气结合在一起,以作为人性不平等的超验性基础,这是汉代哲学家的发明。由于汉帝国倾向于统一、秩序和权威,“圣王”的教化被认为是关键,反过来这又被用作“中民之性”的佐证。
关键词:汉代 人性 不平等 成立
作者:王中江,男,1957年生,河南汝州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周时代和近现代中国哲学思想研究。
北京 100084
也谈孔子的人性观
郭海燕
摘要 传统上人们对孔子人性思想的论述往往从善恶的角度立说。其实,孔子并没有明言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认为人性应当是“仁”,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塑造。与其说孔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毋宁说是具有引人向善意义的人性观。孔子提倡用“诗”、“礼”、“乐”涵养和塑造人性,以实现自然人性向道德人性的转化。
关键词:孔子 人性 仁 礼
作者:郭海燕,女,1978年生,山东高青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生。
济南 250100
孔孟“权”观念的类型学分析
韩中谊
摘要 本文以孔孟原典关于“权”观念的论说和案例为基础,借用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对儒家重要范畴“权”加以整体考察。本文探讨之“权”观念,意指若干道德原则之间、规范之间、原则与规范之间的比较和评估。作为思维活动,“权”包含三个预设和四个构成要素。行权的内在准绳是“义”,可以分为具体规范的损益、角色转换、取大舍小、诉诸更高原则等运用模式。它在促进思想创造、观念更新、制度建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权 选择 经 孔子 孟子
作者:韩中谊,男,1984年生,广东兴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
广州 510275
以百姓之身跻臻圣境的生命期许
——明儒王艮之人格理想的考察
张路园
摘要 王艮作为阳明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人格理想的理解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基于特殊身份与经历的开新。主要表现为:在承继“万物一体”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位”的有意忽略,突出个体生命的社会担当感,将现实中呈现的达圣路向的士人阶层的格限向平民敞开,将践行圣人情怀的现实领域由庙堂转向了在野修身讲学;同时,恢复了原始儒家鲜活的人生智慧,突出了圣人人格“智”的内在规定,使其展现为“仁且智”相统一的人格模式。
关键词:王艮 万物一体 为天下万世师 仁且智
作者:张路园,女,1979年生,山东临沂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山东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济南 250100
《周易》卦爻起源新解
张晓雨
摘要 《周易》八卦与卦爻是怎样产生的?各家之说均未能就八卦与之所象征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表述性意义作出逻辑关系缜密的合理解释。其实,阴阳概念的产生与阳光的向背有关。中国古人受太阳光线的启发,创造出了卦爻符号。代表太阳光线的符号为“—”,代表没有太阳光线的符号为“——”。由三个卦爻组成的八卦卦象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生动形象的内在联系。阳爻符号“—”是一条线,是奇数,阴爻符号“——”是两条短线,是偶数,这或许就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一说法的最原始起源。
关键词:《周易》 卦爻 起源 太阳 光线
作者:张晓雨,男,1948年生,山东济南人,山东周易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易学研究。
济南 250100
王船山的艮卦阐释与儒家的知止思想
周广友
摘要 在对艮卦的解读中,船山着意阐发了侧重功夫论意义的作为君子治心和处事原则的“行止之道”,内在地形成了对儒家“知止”思想的全面阐释,其蕴涵包括四个层面:为何止、如何止、止于何处与止何为,分别涉及“止”的原因、方式、目标与效果。泛言之,“素位”、“尽性”与“治心”是其具体方式,“即行而止”与“止其所”是其行为原则,“成物我”、“厚终始”是其最高理想。
关键词:艮卦 知止 儒家 王船山
作者:周广友,男,1979年生,山东曹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宋明儒学。
北京 100871
《诗经》教育价值考论
张蕊 俞启定
摘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诗经》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在先秦时期具有全面修养的教育价值,汉唐时期具有政治教化价值,宋代以后则以伦理教化价值最为突出。随着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程式化,其教育价值出现了异化,成为“场屋之资”。时至近现代,《诗经》更有文学教育价值。在作为教本的两千多年中,《诗经》不变的教育价值是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关键词:《诗经》 教本 教育价值 温柔敦厚
作者:张蕊,女,1971年生,山东济南人,教育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俞启定,男,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历史文化与文化研究。
北京 100875
《毛诗故训传》名义考释
——兼论《毛诗故训传》独传的原因
于淑娟
摘要 《毛诗故训传》书名之义因简称而往往为人忽略,已有的对书名的解说也无法圆通。通过梳理先秦两汉文献与经学语境中的相关材料,对书名加以考释,可知故、训、传分别是汉代经学三种独立的讲经方式。故是指对诗篇本事、产生背景的讲解,往往以事、史说诗;训指训诂和考辨,是《毛诗》的主干部分;传是指经师借释经阐发自己的理念、观点,内容上以自己的话语、前人的解说、传说故事为主。故、训、传三种讲经方式合而为一,使《毛诗故训传》简明实用,更适于学习。这也是三家诗亡佚而《毛诗故训传》独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毛诗故训传》 经学 讲经方式
作者:于淑娟,女,1974年生,吉林汪清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浙江金华 321004
论汉代孝德教育
卢明霞 王立仁
摘要 “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是汉代孝德教育的内在基础,“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汉代孝德教育的外在保障,浓郁的孝文化背景为汉代孝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心理基础。汉代孝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孝经》的推广传授孝德理论;通过选官制度诱导人们崇尚孝德;树立孝行榜样,为人们践行孝德作出示范;加强民间教化,形成崇孝风俗。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汉代孝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移孝作忠”——浓厚的政治性和官方色彩;纲常化与神秘化倾向初步显现;孝德教育的基本模式得以确定。
关键词:汉代 孝德 孝德教育 儒家
作者:卢明霞,女,1978年生,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白城师范学院政教部讲师;王立仁,男,1954年生,吉林舒兰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春 130024
士人传统与立命安身
——鲍照与刘宋忠孝观念的离合
李鹏
摘要 一般认为,南朝士人重孝轻忠,而在鲍照的诗文中,却表现出忠孝并重的思想。鲍照出身低微,他把表现忠心作为建功扬名的手段,同时又包含着对士人传统忠贞品格的认同,以及对君主的责任感。鲍照对孝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生事孝养、死丧归葬等方面。“孝”与“忠”相比似乎略显单薄,这是因为他把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作为孝道的最高表现形式。总之,鲍照的忠孝思想,与他的功名追求有密切联系,同时也表现出对士人传统道德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忠孝观念 功名追求 士人传统
作者:李鹏,男,1980年生,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山东临沂 276000
西夏国家文化的构建
孔德翊
摘要 宋、辽、金、夏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建立,产生于大一统背景之下的礼教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割据政权的统治需要,各割据政权便根据各自自身的要求,重新谋求建立一套独立的文化秩序来维护其统治,西夏政权即是如此。西夏统治者制定带有儒家色彩的礼法制度有其客观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西夏党项政权为构建自身的文化秩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最终建立起了既富有自身民族特色又带有浓厚儒家文化气息的文化体系,致使文化上形成一种“多元一体”的态势。
关键词:西夏 礼教文化 多元一体
作者:孔德翊,男,1983年生,宁夏隆德人,宁夏大学西夏研究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宋元历史文献。
宁夏银川 750001
在道儒之间:道教经典《太平经》
政治伦理的儒家意蕴
李广义
摘要 道教经典《太平经》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如忠、孝、诚信、仁等政治伦理规范,以民为本的政治道德原则,君臣相须的政治主体美德,德主刑辅的政治制度伦理。由于《太平经》产生于儒家伦理盛行的汉代,所以其政治伦理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儒家意蕴。研究《太平经》政治伦理的这个特点,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太平经》这部早期道教经典产生的社会背景,而且对研究整个道教伦理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太平经》 政治伦理 道教 儒家
作者:李广义,男,1973年生,山东郓城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河池学院政法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湖南长沙 410083
柳宗元:唐代三教融合思潮中的儒家代表
张勇
摘要 与佛、道二教以“佛”或以“道”为基点的“三教融合”主张相呼应,柳宗元提出了以“儒”为基点的“三教融合”观。他不但明确提出了“三教融合”的原则与方向,而且建构起了三教关系张力下的宇宙本体论与“三教融合”视域中的心性论。柳宗元是唐代“三教融合”思潮中的儒家代表。他与佛教的宗密、道教的杜光庭并列为三,分别代表了各自立场之上“三教融合”的方向。
关键词:柳宗元 三教融合 儒家代表
作者:张勇,男,1970年生,安徽濉溪人,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安徽芜湖 241000
儒佛生死观的差异
——以二程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为中心
刘立夫 张玉姬
摘要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生死观借助于轮回报应的教义而流传,在普通民众中影响极大,遭到了一些儒家正统人士的不满和批评。对佛教的生死观进行直接批判的主要是宋明时代的理学家,尤以二程最为典型。二程主要从偷胎夺阴之谬、释氏畏死、利己主义三个方面对佛教的生死观进行了批判。其中第一个方面的批评并未超出六朝思想家的水平,况且佛教生死观的要害也不在其鬼神说。二程对佛教生死观的着力批判,是其中的后两个方面,即佛教执着于生死,放弃了人间的道德责任。客观而论,二程只是维护了儒家固有的“事父事君之妙道”,却不敢肯定禅宗所倡导的“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正是二程在生死观方面不够周全和融通的地方。儒家生死观的特色在人伦,佛教生死观的特色在破执,将二者结合起来,正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二程 佛教 儒家 生死观
作者:刘立夫,男,1966年生,湖南东安人,哲学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佛学、传统伦理等方面的研究;张玉姬,女,1985年生,山东淄博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研究生。
长沙 410083
(资料提供:郁丽)
《孔子研究》 2010年02期目录
儒家哲学中“知己”与“絜矩之道”的方法论意义//龚建平,宁新昌/儒家哲学研究/4
心学的肇始——张九成的哲学逻辑结构/刘玉敏/儒家哲学研究/13
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诠释/杨平/《论语》研究/19
《论语》名义和简称问题/刘斌/《论语》研究/31
《论语》训解释疑两则/张诒三/《论语》研究/37
论先秦儒家“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陈晨捷/儒学史研究/41
试论礼与乐的关系/夏静/儒学史研究/51
荀子法思想的内涵辨析与理论来源/李桂民/儒学史研究/58
有为与无为——兼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二/朱晓鹏/儒学史研究/65
南宋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以朱熹为中心的分析/朱人求/儒学史研究/74
阮籍思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张荣明,刘明辉/魏晋玄学研究/83
六艺精神的审美意蕴——马一浮美育思想述评/许宁/现代新儒学研究/90
《新民说》发表百年后的思考/文碧方/现代思想文化研究/96
当代民间读经运动兴起的几种解读视角/石大建/现代思想文化研究/102
天下有治:和而不同,生而统一——解读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儒家“政”观/赵岚/海外儒学研究/110
安身立命与成己成物——“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学术研讨会综述/刘增光/学术动态/116
“儒家文化与青年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康怀远/学术动态/119
思孟学派的重构:资料--方法--观点——读梁涛《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郑熊/书评/123
解释学意念与易学史重构——试评吴前衡先生《〈传〉前易学》/姜勇/书评/126
英文目录:
(Bimonthly)
No.2(Serial No. 118)
Sponsored by China Published on
Confucius Foundation Mareh 25,2010
┈┈┈┈┈┈┈┈┈┈┈┈┈┈┈┈┈┈┈┈┈┈┈┈┈┈┈┈┈┈
The methodological meaning of bosom friend and ways to abiding rules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 Gong Jianping Ning Xinchang(4)
The inchoation of the study of heart: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Zhang Jiucheng’ s
philosophy
┈┈┈┈┈┈┈┈┈┈┈┈┈┈┈┈┈┈┈┈┈┈┈┈┈┈┈┈┈┈┈┈┈ Liu Yumin(13)
Studies on the Analect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in 20th century
┈┈┈ ┈┈┈┈┈┈┈┈┈┈ ┈┈┈┈┈┈┈┈┈┈ ┈┈┈┈┈┈┈ Yang Ping(19)
The name and short name of the Analects
┈┈┈┈┈┈┈┈┈┈┈┈┈┈┈┈┈┈┈┈┈┈┈┈┈┈┈┈┈┈┈┈┈┈ Liu Bin(31)
Two examples of expla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 ┈┈┈┈┈┈┈┈┈┈┈┈┈ ┈┈┈┈┈ Zhang Yisan(37)
The trinity ideological system of Ren, Yi and Li in pre-qin Confueianism
┈┈┈ ┈┈┈┈┈┈┈┈ ┈┈┈┈┈┈┈┈ ┈┈┈┈┈┈┈┈ ┈┈┈ Chen Chenjie(41)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 and Yue
┈┈┈┈┈┈┈┈┈┈┈┈┈┈┈┈┈┈┈┈┈┈┈┈┈┈┈┈┈┈┈┈┈┈ Xia Jing(51)
The contents and theoretical source of Xun Zi’ s legal thought
┈┈┈┈┈┈┈┈┈┈┈┈┈┈┈┈┈┈┈┈┈┈┈┈┈┈┈┈┈┈┈┈ Li Guimin(58)
Activity and inactivity: some views about the criticism on Taoism by Wang Yangming in his middle-late life(II)
┈┈┈┈┈┈┈┈┈┈┈┈┈┈┈┈┈┈┈┈┈┈┈┈┈┈┈┈┈┈┈┈ Zhu Xiaopeng(65)
The education by academie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Taoism: An analysis centered on Zhu Xi
┈┈┈┈┈┈┈┈┈┈┈┈┈┈┈┈┈┈┈┈┈┈┈┈┈┈┈┈┈┈┈┈┈ Zhu Renqiu(74)
Three issues in the study of Yuan Ji’ s thought
┈┈┈┈┈┈┈┈┈┈┈┈┈┈┈┈┈┈┈┈┈┈┈┈┈ Zhang Rongming Liu Minghui(83)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the six arts: review on Ma Yifu’ s though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 Xu Ning(90)
Considerations after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New Democracy Theory
┈┈┈┈┈┈┈┈┈┈┈┈┈┈┈┈┈┈┈┈┈┈┈┈┈┈┈┈┈┈┈┈┈┈Wen Bifang(96)
Some interpret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rising of the movements of reading Confucian classics in modern folk society
┈┈┈┈┈┈┈┈┈┈┈┈┈┈┈┈┈┈┈┈┈┈┈┈┈┈┈┈┈┈┈┈┈ Shi Dajian(102)
Interpretation of Pearl Buck’ s view on the “administration” in Confucianism
┈┈┈┈┈┈┈┈┈┈┈┈┈┈┈┈┈┈┈┈┈┈┈┈┈┈┈┈┈┈┈┈┈ Zhao Lan(110)
Summary of the Symposium on Confucian Ways of Surviving
┈┈┈┈┈┈┈┈┈┈┈┈┈┈┈┈┈┈┈┈┈┈┈┈┈┈┈┈┈┈┈ Liu Zengguang(116)
Summ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fucian Culture and Youth Spirit
┈┈┈┈┈┈┈┈┈┈┈┈┈┈┈┈┈┈┈┈┈┈┈┈┈┈┈┈┈┈┈ Kang Huaiyuan(119)
Review on Liang Tao’ s Guodian Bamboo Slips and School of Thinking About Mencius
┈┈┈┈┈┈┈┈┈┈┈┈┈┈┈┈┈┈┈┈┈┈┈┈┈┈┈┈┈┈┈┈┈ Zheng Xiong(123)
The idea of hermeneut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y of the Yi studies: Review on Mr. Wu Qianheng’ s The Yi Study before the Appendices
┈┈┈┈┈┈┈┈┈┈┈┈┈┈┈┈┈┈┈┈┈┈┈┈┈┈┈┈┈┈┈┈ Jiang Yong(126)
文章内容摘要
儒家哲学中“知己”与“絜矩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龚建平宁新昌
摘要:儒家哲学的方法论建构至今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代以来,人们忽略了修身是儒家哲学的基本方法,而代之以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导致儒家哲学方法的西式理解。其实,儒家建立在修身基础上的“知己”、“絜矩之道”等既是修养方法,也是“做”哲学和建构生活的方法。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要从主观上升到客观,最后又回到主体的道德精神中去。研究传统儒家哲学不能遗忘这些方法,但也要认识其限制性。
关键词: 儒家 知己 絜矩之道 方法论
作者:龚建平,男,1962年生,四川宣汉人,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与现代化。西安710048;宁新昌,男,1956年生,陕西合阳人,哲学博士,佛山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佛山528000
心学的肇始
——张九成的哲学逻辑结构
刘玉敏
摘要:张九成以心为逻辑起点,通过以心释天将主体心上升至宇宙本体的地位,并将万物看作我心外化的结果。在处理心、理关系上,虽然有心、理二分之嫌,但旋即通过“天地万物与我一体”的观点表达了物理、心理实为一理的思想。最后通过正心和涵养未发的工夫论实现了从形而下之物理向形而上之本体心的回归,实现了下学上达、物我内外、本体工夫的圆融一致,从而建构了一个“心—气—物—心”的心学思想体系。张九成第一次明确将主体心提升至本体的高度,以之作为其哲学最高范畴,围绕“心”对心与物、心与理、心与性的关系做了详细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学之创立应始于张九成。
关键词: 心 心学 张九成 哲学逻辑结构
作者:刘玉敏,女1974年生,吉林通化人,哲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杭州310024
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诠释
杨 平
摘要:任何翻译都是一种诠释行为。由于《论语》文本的开放性、概念的模糊性以及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论语》英译的诠释性更加突出。20世纪是《论语》翻译和研究的高潮期,出现了大量的英语译本。中外译者在《论语》英译中采用创造性翻译、现代性解读、哲学诠释、语言分析以及中西文化比较等多种诠释方法,既丰富了对《论语》和孔子的理解,也导致了对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利用和曲解。
关键词:《论语》 《论语》英译 诠释
作者:杨平,男,1964年生,湖北黄冈人,文学博士,浙江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论语》等典籍翻译研究。杭州310012
《论语》名义和简称问题
刘 斌
摘要:语言是最为原始和基本的文明记录及承传形式,先秦时期所见种种以流行性为核心限定的旧“谚”新“语”正是其后世的见证和延续。《论语》即条理化的孔门“语”。同作为言体与文体的“语”相比,“论”字更能体现《论语》的编纂过程及内容特点,因而在汉代即被采为《论语》的简称用字。以“《语》”相称属于后起,较之于“《论》”亦欠合适。
关键词: 语 《论语》 名义 简称 汉儒
作者:刘斌,男,1979年生,山东邹平人,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在读博士后,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儒家思想文化史研究。济南250100
论先秦儒家“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陈晨捷
摘要:“仁义礼”三位一体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总脉。它肇端于孔子,完成于孟子,系统阐述于荀子。在此三位一体架构中,“义”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上承“仁”,下起“礼”;大而言之,则上接于“道”,下侪于具体语境。对“义”的涵义需于仁、义、礼或者道、本心与语境三者通融一贯的整体意象下予以把握,“理”、“宜”、“意义”和“正当性”等具体涵义均来源于此一整体意象。“义”的核心意蕴则为“道德辨别力”,“仁”或者“道”通过它得以落于实行;反过来,对外在规范(礼)的践行亦可由之达于至道。概言之,“义”是沟通外在情境与道德本体的枢轴、实现情理转化的关键。同时,道德道别力具有自我创新的特性,借助它,“仁义礼”三位一体结构便成为一个动态的体系而永葆活力。
关键词 :义 “仁义礼” 三位一体 道德辨别力 耻
作者:陈晨捷,男,1981年生,福建莆田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济南250100
试论礼与乐的关系
夏 静
摘要:三代以来以礼乐、“三才”与阴阳所构成的宇宙观和社会人生观是古人文化视野中最大的解释系统,广泛地闪现在古代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并贯通于古人关于天、地、人三界的理解中,成为中国古代知识系统与信仰体系的核心所在。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清理了礼与乐不同的质态特征与精神品格,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与普遍联系,以及在“六艺”传统中的价值与地位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 礼 乐 “三才” 阴阳 “象征指涉”
作者:夏静,女,1969年生,上海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学。西安710062
荀子法思想的内涵辨析与理论来源
李桂民
摘要:在儒家内部,荀子第一次对法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发,其法思想容纳了礼法、政令和刑法,并以礼入刑,把其作为刑法制定的终极依据。基于“类的二分”的群体观,荀子所阐述的“礼刑分治”、“刑当其罪”等法思想,是其本于儒家立场对法治思潮回应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荀子之法在内涵、致思理路和达成方式上与法家有着本质差异,其思想远承孔子,而更深的根源则在于上古的治世传统。
关键词: 荀子 法思想 道法 礼法 刑法
作者:李桂民,男,1967年生,山东金乡人,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山东聊城252059
有为与无为——兼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二
朱晓鹏
摘要:阳明学因其讲本心良知,注重主体的心性修养和王阳明本人多次隐居,“出入佛老三十年”,至中后期仍然十分注重融摄道释,以至于阳明学长期被当作没有经世功能和有为追求的纯粹心学或道禅之学。然而,从儒学固有的价值取向、阳明中后期思想的内在逻辑、性格特点以及王阳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面来看,王阳明无疑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的儒者。而且阳明学中“良知”的自然展开,“知行合一”、“体用不二”、“万物一体”的理论特点又形成了其学说“立体达用”的逻辑架构。王阳明正是用这种逻辑架构作为标准来对照查验其他思想学说,使之成为他展开儒道之辨、儒佛之辨的重要判据。
关键词: 王阳明 儒道之辨 经世有为 立体达用 体用不二
作者:朱晓鹏,男,1963年生,浙江缙云人,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近年主要从事道家哲学、阳明学的研究。杭州310036
南宋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
——以朱熹为中心的分析
朱人求
摘要:朱子的书院教化运动极大地推进了南宋道学的社会化适应。朱子书院的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创造、传播新的知识、价值观和信仰(即道学)来影响社会革新,促进社会的变迁;通过道学价值观的教化与认同,塑造新的人格,从而完成书院师生的社会化;通过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锋来传播道学核心话语;通过科学实现对精英人才的筛选和分配。道学思潮也在官民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下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实现了其对社会的控制,迎来了南宋道学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关键词 :书院 教化 朱熹 道学 社会化适应
作者:朱人求,男,1971年生,安徽宿松人,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宋明理学尤致力于朱子学研究。福州350007
阮籍思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张荣明,刘明辉
摘要:很多学者认为,阮籍从不议论他人是非或评论时政,他鄙弃名教标志着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然而研究表明,阮籍不但用行为的方式“议论”别人,而且用文学的形式针砭时政;他表面上鄙弃礼教,但礼教思想在他内心深处根深蒂固;他“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为趋步老庄,而老庄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因素。从魏晋士人思想演变的脉络看,阮籍思想是士人思想宗教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阮籍 魏晋玄学 政治思想 宗教思想
作者:张荣明,男,1956年生,天津市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刘明辉,男,1980年生,河南郑州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天津300071
六艺精神的审美意蕴
——马一浮美育思想述评
许 宁
摘要:马一浮从证成六艺之人的目的出发,辨析了具体艺术和六艺之道的关系,强调了将六艺之道作为艺术理念渗透在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学原则及其实践中,并就诗歌、书法、绘画、篆刻等主要艺术形式的美育功能作了深入的阐述和论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 美育
作者:许宁,男,1973年生,安徽肥西人,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近现代中国哲学。西安710062
《新民说》发表百年后的思考
文碧方
摘要:上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了题为《新民说》的系列文章。分析梁启超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从批判儒家伦理到重视儒家伦理的转变,考察儒家思想在一百年来所遭受到的质疑、批判和粗暴对待,可知诸多关于儒家思想本来面貌和基本精神的观点和看法均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
关键词: 梁启超 公德 私德 儒家伦理
作者:文碧方,男,1965年生,湖南岳阳人,武汉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武汉430072
当代民间读经运动兴起的几种解读视角
石大建
摘要:近现代以来,由于民国禁止学校读经以及“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读经现象逐渐沦为历史。然而,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读经现象又在民间兴起,甚至呈燎原之势。当代民间读经复兴的原因是什么?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综述,可以发现这些成果主要从教育学、文化学和现代化反思等几个视角对当代民间读经复兴现象进行研究,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民间读经这一现象大有裨益。
关键词: 民间读经 教育学 文化学 现代化反思
作者:石大建,男,1974年生,广西隆安人,广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桂林541004
天下有治:和而不同,生而统一
——解读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儒家“政”观
赵 岚
摘要:成长于中国并以孔子为参考系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其多部非小说作品中分析和探究中国之“政”,认为儒学是中国的政治权威,也是中国政事区别于西方,并进而成为民主路上的先行者和成功者的重要原因。她同时认为,中国民主的优越性在于其“和而不同”的差异性秩序,而其家、国结构也为“生而统一”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并最终成就了“天下有治”的中国社会。
关键词: 赛珍珠 儒学 政治
作者:赵岚,女,1983年生,江苏无锡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比较哲学研究。南京210044
(资料提供:郁丽)
《孔子研究》 2010年01期目录
简帛儒家文献研究
试论先秦儒家“”概念之来源与本意/郭静云/4
《性自命出》的心性论和乐教美学/余开亮/18
易学研究
帛书《易传》乾坤之义疏论/张克宾/26
朱熹论《周易》“乾道变化”之精义/黄黎星/34
儒学研究
本然、实然与应然
——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苗润田/44
孔子时代的“君子”和“小人”/吕方/53
孔子“无讼”思想在晋商中的影响及其启示/杨云霞、吴昀国/62
“礼仁”与“礼法”
——从孔子到荀子再到韩非的简要考察/王顺然/66
德性:情与理的统一
——霞谷学的本质特征/蒙培元/70
现代新儒学研究
海德格尔与牟宗三的内在与超越简析/孙业成/78
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
——从徐复观的相关认识谈起/法帅/86
中国文化交流研究
利玛窦向中国文人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意义/(韩)宋荣培/94
儒家与基督教比较研究
基督教与儒家生态思想的似与同/赵玉、陈炎/106
学术动态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综述/牛喜平/114
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综述/孔祥林、潘波涛/118
书评
人学与文学、儒学的有机结合
——读《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葛荣晋/124
从典型伪书到研究要籍
——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评介/陈霞/126
本刊稿约/封三
英文版目录
CONFUCIUS STUDIES
(Bimonthly)
No.1 (Serial No.117)
Sponsored by China Published on
Confucius Foundation January 25,2010
‥‥‥‥‥‥‥‥‥‥‥‥‥‥‥‥‥‥‥‥‥‥‥‥‥‥‥‥‥‥‥‥
MAIN CONTENTS
On the origin and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benevolence in pre-qin confucian
…………………………………………………………………………………………Guo Jingyun (4)
The theory of temperament and aesthetics of music education in Nature Comes out of Fate
………………………………………………………………………………………… Yu Kailiang(18)
The meaning of Qiankun in silk book Yizhuan……………………………………Zhang Kebin(26)
Essence of Zhu Xi’s comments on the change of Qiandao in Zhou Yi
……………………………………………………………………………………… Huang Lixing(34)
The inner idea of the theory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in Confucianism
………………………………………………………………………………… Miao Runtian(44)
The gentlemen and villains in the time of Confucius……………………………Lü Fang (53)
Confucius’ idea of Non-litigation among Shanxi merchants: its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 Yang Yunxia Wu Yunguo(62)
The change of concepts of law and discipline rite in Confucianism and the Legalists
……………………………………………………………………………… Wang Shunran(66)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ory of Xiagu……………… Meng Peiyuan(70)
Analysis of the immanence and transcendence between Heidegger and Mu Zongsan
…………………………………………………………………………………… Sun Yecheng(78)
The inner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aking Xu Fuguan’s related
………………………………………………………………………………………… Fa Shuai(86)
The significance of Matteo Ricci’s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academic thought to
Chinese intellectuals………………………………………………………………Song Rongpei(94)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in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Zhao Yu Chen Yan(106)
Summ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fucius’ 2560 Anniversary and the 4th All
Members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ucianism Association
………………………………………………………………………………………Niu Xiping(114)
Summary of the Second World Conference on Confucianism
…………………………………………………………………… Kong Xianglin Pan Botang(188)
A organic combination of human science,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Pre-Qin Literature
…………………………………………………………………………………………Ge Rongjin(124)
From typical pseudograph to classical research works: Review on General Explanation
Of Confucius’s Homely Talks ……………………………………………………… Chen Xia(126)
文章内容摘要
试论先秦儒家“”概念之来源与本意
郭静云
摘要: 先秦儒家不仅提出“”(仁)这个概念,且为表达此一理想社会生活之中心环节,专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字。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身”字,乃指自然家族内祖孙上下间的“亲”,并涉及理想家族中之慈爱与孝心关系;而“”则直接源自“身”的概念,旨在表达君民之间的理想关联,犹如一家人中的父子关系,并牵涉到理想社会中君的“慈爱”与民的“孝心”,及两者间相辅相成的作用。“身”与“”二者间的关键差异,在于“身”是指自然家族内的“亲”,而“”是指国家社会内的的“亲”。君民之间的“亲”并非源自母腹的血缘基础,而是指心里思感之“亲仁”。因此,先秦儒家从“身心”造字,“”应视为概念性的会意兼形声字,亦即“仁”之本字。由于手写字形的简化,造成“身”字偏旁被简写成“千”或“人”,其后此字体又简化为从“人”、“二”的今字“仁”。然根据《说文解字》,“仁”的本意依然是“亲”。透过对古代“”字的考察,可以准确地显现出先秦儒家概念之逻辑。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楚简 仁 身 孝
作者:郭静云,女,1965年生,希伯来人,以色列籍,俄罗斯科学院史学博士,(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性自命出》的心性论和乐教美学
余开亮
摘要:《性自命出》不但为先秦儒家心性论研究提供了新理论来源,而且为先秦儒家美学研究也提供了一个新文本。在人性论上,《性自命出》持当时流行的自然人性论。人性的本然材质在与外物的交接过程中化性为情并奠定心志,从而为后天的礼乐教化提供了可能。礼乐虽都出于情并作用于情,但礼教更多的是直接逼索心志,从而奠定心志,产生道德情感。而乐则能直入生命情感的本然深处而直接切近天性,在对自然、感性情感的感染、鬱陶、摩荡中使得心志、情思油然而动,从而自然、自觉地激发道德情感,最终成就美善圆融、身心和谐的君子人格。
关键词:《性自命出》 性 情 心志 乐教
作者:余开亮,男,1975年生,湖南岳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研究。北京 100872
帛书《易传》乾坤之义疏论
张克宾
摘要:帛书《易传》对乾坤之义作出了独特的阐发,在和今本一样充分肯定乾坤的核心地位和特殊作用的同时,以键川为卦名,从宇宙的动态功能的角度呈现出乾坤所统摄的天人之道。《衷》篇着眼于万物的动静存亡,凸显了乾坤的刚柔动静之义,并举证卦爻辞来阐明其刚柔之义,尤有进者,《衷》又将乾坤刚柔动静之义下贯于人事之文武之道。帛书《易传》最终将乾坤二卦所含之义理发挥为阴阳合德、刚柔相济、动静有时、文武兼施的天人之学,并从中体现出人文德性的精神和天人和谐的价值追求。不仅如此,帛本对乾坤卦爻辞的解释较之今本及传世注疏也可谓别开生面,向我们呈现了卦爻辞背后更为丰富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帛书 易传 乾坤 键川
作者:张克宾,男,1981年生,山东莘县人,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博士生。济南250100
朱熹论《周易》“乾道变化”之精义
黄黎星
摘要:“变化”之道,是《周易》的根本性观念。《周易.乾.彖传》中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一语,蕴涵非常丰富,历代《易》学家对“变化”一词有不同的解说。朱熹对“变”与“化”的涵义进行了精细的辨析,用以说明阴阳二气动静流行所呈现的不同形态,以及人与万物之性化育与生成的转化形态,具有哲理精义。
关键词: 朱熹 周易 乾道变化
作者:黄黎星,男,1965年生,福建南安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博士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易学研究所教授。福州350007
本然、实然与应然
——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
苗润田
摘要:儒家“天人合一”说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语义,它有时是在“本然”意义上使用,有时则是在“应然”意义上使用。本然的“天人合一”论是儒家关于天人本来相通、相合与统一的理论;应然的“天人合一”论则是关于人与天在何种条件下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理想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学说。而在本然“天人合一”与应然“天人合一”之间,还有一个“天人不一”的“实然”环节;应然“天人合一”既是对实然之“天人不一”的消解和超越,又是对本然“天人合一”的复归,是儒家视域中的一种理想的天人间的最优化状态,是一种洋溢着人的主体意识的天人理论。
关键词:儒家 天人合一 本然 实然 应然
作者:苗润田,男,1956年生,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250100
孔子时代的“君子”和“小人”
吕方
摘要: 春秋中期之前的“君子”、“小人”概念,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道德褒贬含义,而是指代两大不同等级的社会人群,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春秋中后期,即孔子时代,“君子”、“小人”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有了道德含义,进而“君子”成为道德、文化的代名词,失去了与人的出身等级之联系。这一转变的背后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历史由传统的贵族制时代向官僚制时代演变,推动了君子、小人概念的演变。亦即词汇意义的演变过程,打下了深深的中国文化平民化走向的烙印。
关键词: 孔子 君子 小人 平民化 春秋时期
作者:吕方,女,1976年生,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2
孔子“无讼”思想在晋商中的影响及其启示
杨云霞 吴昀国
摘要: 源于孔子的“无讼”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基本法律价值取向,对于晋商的商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贾相通的价值观造就了晋商的耻讼心理,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决定了晋商惯于以非讼方式解决纠纷。晋商“无讼”现象的制度渊源在于明清时期以调解息讼为取向的纠纷解决机制,其组织渊源在于晋商的亲缘、地缘组织形态以及晋商严格的行规号规等。晋商“无讼”对于当今企业形成和谐商业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无讼 晋商 约束机制
作者:杨云霞,女,1972年生,山西稷山人,经济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法学系副教授;吴昀国,男,1964年生,山东惠民人,西北工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
“礼仁”与“礼法”
——从孔子到荀子再到韩非的简要考察
王顺然
摘要:“克己复礼”并非孔子的首创,但他常以此阐发其“仁”的学说,可以说孔子的“礼”就是使天下仁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仁”的存在。同样是讲礼,荀子与孔子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孔子言语中的礼、法概念是疏离的,而礼、仁概念是切近的。荀子固然也有一些重视礼的言论,但他对法同样津津乐道。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甚至有时候援礼入法,有时候更是抛开礼专讲法。韩非排斥“仁”,剥离“礼”的外壳而阐扬其“法、术、势”理论,主张“一行其法”,建构起了比较完备的法治学说体系。
关键词: 仁 礼 法 孔子 荀子 韩非子
作者:王顺然,男,山东荣成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学生。武汉430072
德性:情与理的统一
——霞谷学的本质特征
蒙培元
摘要: 霞谷是德性论者,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是贯穿霞谷著作的一条主线。其性情本源与全体之说认为“情其源头,性其全体,情其发处,性其用处”,以批评朱子;其四端七情之说主张“四端亦有气,七情亦有理”,理气性情合一,批评退溪的“主理”、“主气”之说;其良知说明确提出“恻隐之心即良知”,“以其全德之德而言谓之仁,以其本体之明谓之良知”,将情与知统一起来,反对将良知“专属知识一边”主张德性之知即良知是由情感说明甚至决定的。霞谷很推崇儒家经典中的《大学》,其中尤其重视好恶之情,认为“好恶乃一篇之要”,实即以德性为要,而德性之根本在情感。总之,“实心真情”是提高德性、实现万物一体境界的根本。这是霞谷对今人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霞谷 性理学 德性 情感 理性
作者:蒙培元,男,1938年生,甘肃天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海德格尔与牟宗三的内在与超越简析
孙业成
摘要: 内在与超越,两个问题,其实所要解决的乃是一个如何超越的问题。海德格尔与牟宗三的两种超越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理性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人若运用逻辑,就很可能忘却自己的存在,生活应有孔颜之乐。人的生存是世界性的存在,人既是有限的存在者,又是有多种可能性选择的“在世界中存在”(的超越者)。此外,两种不同地域的超越,却走上了同一的主客不分的东方式的思维模式,这亦证明了中国文化无限的生命力。
关键词: 内在 超越 现象学 此在 心性
作者:孙业成,男,1963年生,安徽巢湖人,苏州大学管理学院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苏州 215123
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
——从徐复观的相关认识谈起
法帅
摘要: 通过借鉴徐复观的相关思想及对现代新儒家“中体西用”的再理解,我们发现,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表现为“传统—反传统—形成新传统”的规律,即以中国文化的体(即儒家的内圣之学、心性之学或曰历史常道者)为核心不断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由此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庞朴先生所发现,并为中国古人一直袭用的“一分为三”的辩证思维。
关键词: 文化 机制 徐复观 中体西用 一分为三
作者:法帅,男,1980年生,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儒学史。 济南 250100
利玛窦向中国文人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意义
(韩)宋荣培
摘要: 利玛窦是接受过16世纪正宗西方教育,然后来到中国与中国学者进行了近30年学术交流的最早的西方人。他非常熟悉当时西学的特点,而且向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介绍了不同于中国“天圆地方”的西方宇宙观,以及中国所没有的西方的演绎式推理法。然而,与利玛窦所想到的不同,原来中国并不是没有和实用性无关的数理逻辑,研究二进制的莱布尼茨就惊叹邵雍《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中卦序之精妙。不过必须指出,利玛窦的西学输入之后,为17世纪以来东亚文人的学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利玛窦 西学 传教
作者:宋培元,男,1944年生,韩国首尔人,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首尔大学名誉教授。
基督教与儒家生态思想的似与同
赵玉 陈炎
摘要: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种彼此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差异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但就生态智慧而言,二者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或相同之处。首先,二者在建构有机整体观念时都选择了同样的策略,即为宇宙万物预设一个共同的创生源头,从而将人类纳入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二者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定位也基本相同,使其既优于万物,又不脱离自然。最后,二者给人类在自然中安排的角色也颇为相类:基督教将人视为上帝委派的看管者,儒家则把人视为天地的辅助者。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能做到既尊重人类的能动性,又可抑制其个性的过度膨胀;既能保障人类满足自身要求的正当权益,又可尽量避免生态失衡。
关键词:基督教 儒家 生态观
作者:赵玉,女,1975年生,山东新泰人,文学博士,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炎,男,1957年生,北京市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副校长、教授。济南250100
(资料提供:郁丽)
简 介
中国孔子基金会是由国家拨款作为启动资金支持的全国性乃至有国际性的学术基金组织。旨在通过募集基金,组织或支持国内及海外儒学研究,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为增进海内外华人团结、促进各国文化交流服务。
本会于1984年9月在谷牧指导下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山东曲阜市成立。1996年8月经中央领导批准由北京转会济南,受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现谷牧为名誉会长,韩喜凯为会长,陈光林、赵健民、牟钟鉴等为副会长。法人代表为秘书长张树骅。
中国孔子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在组织和推动孔子、儒学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围绕孔子、儒学研究的热点及当代相关社会问题,举办了一系列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江泽民、李瑞环、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出席会议讲话或接见与会代表。(2)组织编辑出版了一批孔子、儒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和期刊,包括《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和《孔子研究》等。(3)赞助和支持了国内部分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的建立及其活动,发起和筹建了国际儒学联合会。(4)组织和参与了众多海内外学术交往活动,先后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韩国成均馆、日本筑波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美国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俄罗斯东亚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了牢固联系。(5)与北京远望公司联合制作发行了孔子金像,与新华社山东分社合作出版发行了金版《论语》。现在与曲阜师范大学合办孔子文化大学,着手编辑《儒学年鉴》的同时,积极筹备中国儒学文化出版社和出版《大众儒学》,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事业。(6)与华夏银行济南分行合作,发起发行华夏孔子认同卡及创设孔子文化投资基金,扩大基金实力,搞好学术文化服务。
中国孔子基金会以其文化学术权威性和高度敬业精神为社会各界关注。已先后得到王光英、包玉刚、李嘉诚、汤恩佳等著名人士及深圳、珠海、厦门特区的捐赠支持。热忱希望海内外各界人士和企事业单位继续关注支持本会事业。本会已在曲阜孔庙外建造“德风亭”,对一切捐助单位和人士刻石留名表彰,使其热心传统文化、造福学术研究的善行,与“三孔”圣迹同垂久远。
本会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济大路17号
主要版块栏目:简帛儒家文献研究、易学研究、儒学研究、现代新儒学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儒家与基督教比较研究、学术动态、书评。
(摘录知网空间)
刊名:孔子研究 Confucius Studies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编辑出版:孔子研究编辑部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32675 82732510
信箱:E-mail 82732510@163.com
主编:梁国典
刊期:双月
中文开本:16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627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037/C
邮发代号 24-76
创刊年:1986
主 编:梁国典
编 委:万俊人 王钧林 李存山
陈 来 杨国荣 杨朝明
苗润田 郭齐勇 梁国典
颜炳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