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杨曾文:遵循和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本要求   2019年1月15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中国当前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议题,探讨我国宗教如何进一步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宗教文化如何接受和遵循、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笔者认为很有意义。

 

以下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供与会朋友参考,进行交流。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宗教理论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宗教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是伴随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基于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推向前进。党的十九大通过载入党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当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这个思想体系中,也包含着对宗教理论、宗教政策、宗教工作的创新认识和论断。正确认识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宗教的论述,必将引领新形势下的我国宗教工作不断创新向前推进,也必将促进中国各个宗教适应新时代不断焕发精神活力而实现新的发展,从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实践中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2016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作了《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的重要讲话,提出在新形势下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求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更好组织和凝聚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其中提到: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概要地肯定了以往民族宗教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今后的宗教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应当说,这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宗教理论中关于宗教工作理论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宗教问题的阐释和宗教理论的提出,引起我国主管宗教的部门、广大宗教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且得到普遍的赞同和响应,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讨论、交流,形成很多共识,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促进宗教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我建设,提出一系列宝贵的具体想法和建议。

 

二、遵循和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要求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宗教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号召,表示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并且通过结合时代和社会现实生活诠释教义,改进传教弘法和文教活动,发展社会慈济事业,加强自身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习近平提出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之后,立即得到宗教界广大人士、信众和宗教研究学者的拥护。从实际含义考虑,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就必须确定坚持中国化的方向。

 

中国在历史中前进。中国在变,在发展,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形态必须适应而相应变化,必须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为中心的文化。在这一社会形态和环境中,宗教和其他文化形态必须与之相适应,通过调整、充实和发展自己,才能焕发时代活力,跟上时代而得到新的发展。毛泽东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对“化”作过解释,说“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可以说,提出“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使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走中国化的道路?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很多领域,然而最重要的是接受并遵循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说,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为此,首先应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其次,应当积极挖掘各个宗教教义、伦理思想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会通和融合,通过讲经、传道、弘法的活动向广大信众做宣传。回顾中国佛教、道教的发展历史以及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可以看到,借鉴、会通和融摄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思想是它们能够在中国立足、扎根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条件。我国宗教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传播并得到发展,必须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为中心的社会文化体系相适应。因此,遵循并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有之义。

 

三、教界、学界良性互动是促进宗教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我国除了从事传法、弘道和宗教文教事业的宗教界人士之外,尚有一支活跃于社会人文科学界、人数可观的宗教研究者队伍。自从毛泽东主席在1964年批示成立世界宗教研究所以来,宗教研究受到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各地成立不少专门宗教研究机构,一些高等院校设立了宗教学系或开设宗教课程,前后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宗教研究人才。在我国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遵循和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除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众的努力之外,宗教研究方面的学者也是一支重要力量。

 

(一)考察研究中外宗教传播和发展的历史,了解宗教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如何接受和结合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可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

 

(二)对我国各个宗教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对它们的历史、教义和人物、经典、现状进行考察研究,深入挖掘它们教义教规、文献和戒规、伦理中蕴含的有利于社会安宁和谐、道德文化建设和有利于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以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既可向信众宣传,也可撰写著述丰富我国社会人文科学研究成果。

 

(三)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发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发挥宗教在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培养许多德才兼备的宗教领导管理人才、弘法人才、教育人才、研究人才、对外宗教文化交流人才。因此,继续办好宗教院校仍是必须置于工作日程的重要大事。参照以往的经验,聘请教内外学者充实各级宗教院校的教员队伍仍是必要的举措。新时代要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优秀人才,如果没有学界的协助是难以做到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中,笔者相信我国各个宗教一定会继往开来,能够适应新的时代不断进步,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新的巨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20171228日《人民政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